近年来,山南市桑日县深入实施“文旅活县”战略,紧扣“1455”党建工作思路,将党建融入旅游发展、丰富旅游业态,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让乡村旅游成功“出圈”,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
科学编制旅游总体规划,提出“藏源山南·金彩桑日”品牌打造思路,将乡村旅游纳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以“一核两带三区”空间布局,把38个行政村纳入全域旅游发展规划。
以党建为引领,打造休闲旅游大发展品牌。创新推出“联村党委+产业片区”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建立“政府+市场+集体+农户”四方投入机制,近三年投入资金6.7亿元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为乡村旅游筑牢“硬支撑”。
深化“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农业”融合模式,打造四季可游、处处可玩的多元旅游体系。整合思金拉错、沃德贡杰雪山、达古峡谷等景区资源,开发徒步、露营、摄影等体验项目,并充分对雅鲁藏布江沿岸荒滩进行土地整治,构建“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葡萄种植产业,以联村党委为基础,推动世界海拔最高的威代尔葡萄种植基地、帕竹酒庄等产业成为网红打卡地。
着力打造“宿来桑日”民宿公共品牌,成功培育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顺利将沃卡温泉景区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自治区旅游度假区。据了解,2024年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40余万人次,实现收入1900余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3%、16.2%,旅游业逐渐成为桑日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为更好地发展文旅产业,桑日县成功举办思金拉错旅游民歌盛典暨桑日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积极开展民歌盛典破圈快闪、桑日民宿公共品牌打造等系列活动,并组织旅行社、行业专家开展“云体验”活动,深度挖掘当地文化、民间传说、非遗技艺等资源,以“网红+非遗+旅游”的模式,为乡村旅游注入文化灵魂。
此外,桑日县还通过构建“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的数字化发展模式,不断扩大旅游影响力,确保旅游热度持续攀升。积极推出《金彩桑日》《遇见思金拉措》等文旅宣传片,开通“文旅桑日”“金彩桑日”等网络平台,发布文旅宣传短片近百条,视频累计播放量超1000万次,并以民歌盛典、葡萄采摘季系列大型活动为契机,全方位推广桑日旅游资源,网络直播累计观看量达2000万人次。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