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夏天,普央卓嘎第一次踏进堆龙德庆县政府大门时,主干道旁散落着藏式民居,狭窄的柏油路仅延伸至乡镇中心。如今,作为堆龙德庆区藏语委办(编译局)主任,她站在2025年的堆龙德庆区街头环顾四周:工人在产业园里忙碌,孩童在绿荫公园追逐嬉戏,硬化道路如血管般连通家家户户——二十二年光阴荏苒,尤其是撤县设区这十年,每个变化都如滚烫年轮,深深刻入这片高原沃土。
初到堆龙,下乡是普央卓嘎最怕的雨天任务。泥泞土路坑洼难行,裤腿沾满泥浆是常态。2015年堆龙德庆撤县设区,道路建设迎来飞跃。当拉萨市区至堆龙德庆区的快速路通车时,她特意驾车载着家人体验,抵达城区的时间仅需20分钟,比之前缩短了近1个小时。
普央卓嘎回忆,二十年前的农牧民总把“收成看天气”挂在嘴边,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撤县设区后,政策春风吹活经济:产业园区拔地而起,物流中心、电商基地相继落地。乡亲们加入合作社搞起标准化种植,或开网店把青稞酥油销往全国。昔日的古荣乡晒谷场变身“糌粑文化产业园”,村民在自营民宿为游客端上甜茶,笑意里满是幸福。
十年蝶变,她亲历了这片土地从“城郊县城”到“都市新区”的华丽转身,也完成了自身从“外来者”到“老堆龙”的归属升华。
“老大今年10岁,和堆龙德庆区同岁,我庆幸自己能亲历这二十二年的成长,更感恩能参与这十年的蝶变。”站在十年节点回望,普央卓嘎激动地说。未来,她将继续为堆龙德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助力其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绽放更灿烂的光芒。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