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果珍 记者 张雪芳
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满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扎雪乡塔杰村的草原上。在这片平均海拔4200米的高原土地上,村民们驾驶着拖拉机陆续驶向草场,引擎的轰鸣声轻柔地打破了乡村的宁静。大家分工协作、默契配合,机械穿梭间草叶翻飞,一幅热闹繁忙的饲草丰收画卷,在高原田野间缓缓铺展。
“以前人工割饲草,得足足忙活三天!”村民巴桑擦去额头的汗珠,脸上流露着满足的笑容,“现在有了机械助力,一天就能完成全部收割,不仅省了大把力气,还能腾出时间打理庄稼、照看牲畜,太方便了!”
塔杰村为半农半牧村庄,下辖塔杰雪、曲果荣、查卡、德康荣4个村民小组,全村共198户、1009人。依托高原独特的自然条件,村庄早已形成“农养牧、牧辅农”的良性发展模式——现有耕地2594.55亩,种植着青稞、油菜、土豆等农作物;草场面积达10535.85亩,存栏牲畜2414头。
2024年,塔杰村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经济答卷”: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148.7万元,其中虫草、贝母等高原特色产业贡献165万元,粮食总产量1253.6吨;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48.08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6万元。一组组稳步攀升的数据,不仅见证了塔杰村在农业现代化道路上的坚实步伐,更清晰勾勒出高原农牧村产业兴旺、村民富足的美好图景。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