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小院,是一种将农业专业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的创新模式,把农业实验室的最新成果推广到田间地头。在中国,15年来,已经有157家研究生培养单位成立1800多个科技小院服务乡村。这种模式如何惠及非洲?
在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西漳头村,植保无人机正在一处田地作业撒药、防控病虫害,而飞手正是来自非洲的留学生马达。
中国农业大学中非科技小院马拉维籍研一学生 马达:太有趣了,使用无人机技术喷洒农药很先进,让我见识到了效率。差不多有300亩地,几个小时就撒完药了,如果人工打药的话,需要很多人好多天才能打完。
马达告诉我们,作为中非科技小院的研究生,第一年的田间课堂,他们会和当地农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配对,从种到管全程参与,学习测土配方、使用有机肥、科学调整株距等知识。现在地里这些长势喜人的玉米,就是他和当地5个农户合作种植的。
中国农业大学中非科技小院马拉维籍研一学生 马达:我们即将迎来玉米丰收。我真的从中国学到了很多东西,马拉维主要靠农业,80%多都是农业人口。只要农业有发展,国家就会发展。
同样来自马拉维的奥古斯丁,去年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和同学们回到马拉维,用中国科技小院的模式帮助当地小农户,把玉米产量提升了好几倍。
中国农业大学中非科技小院马拉维籍研三学生 奥古斯丁:挑选良种,测量土壤看里面有什么养料,然后决定施多少肥才能让植物长得好,这样我们把每公顷的玉米产量从2100公斤提高到了8000公斤,这是巨大的进步,农民开心我也开心,因为是我帮助他们提高产量的。
然而,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容易,奥古斯丁说,刚回到马拉维时,当地农户并不相信他这个年轻的学生能帮他们解决农业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中非科技小院马拉维籍研三学生 奥古斯丁:我们教授已经告诉我们了,你第一次去农户肯定不愿意听你的,所以我们刚去时就告诉他们,我们就是帮他们在田里干活的。所以他们下地,我们就跟着下地,我们一起研究农业问题。后来,我们取得了农户信任。我们开始和30户农户合作,现在有更多农民要加入科技小院。我们今年回中国时,他们都很伤心,我告诉他们还有学生去,他们就开心了。
奥古斯丁说,现在他已经成了家乡远近闻名的“小专家”,今年研三回到中国学习,还有非洲农户通过电话短信等找他请教问题。他希望能尽早毕业,把水肥一体、间作套种以及机械化等技术带回家,助力家乡农业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中非科技小院马拉维籍研三学生 奥古斯丁:这是我的责任,也是青年人的机会,帮助非洲小农户增收。实际上我已经买了一块地,我打算回国后运用所学种田,我的田要像一个枢纽,帮助周边农户免费学习一些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新技术。马拉维缺少的技术和经验,我们在中国科技小院学到了。
中国农业大学中非科技小院马拉维籍研一学生 马达:未来我也希望回国发展大农场,高效种植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马拉维政府正鼓励发展大农场,对我来说是个巨大机会。中国是非洲很好的榜样,我非常感恩能来中国。
(总台央视记者 周培培 姚杰杨 河北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