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西藏技师学院:就业是学院和学生的生命线

发布时间: 2024-06-21 14:20: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比赛结果出来啦!在贵阳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全区有四人获优胜奖,我们学校就占了三个!”西藏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顿彪然向刚刚到访的中国西藏网记者介绍道,脸上难掩兴奋与自豪。这不是学院第一次拿奖。办学五年以来,学院学生在全国、自治区各类大赛中获得铜牌以上奖项累计达50余人次。顿彪然自豪地说,西藏技师学院在全国技能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院在推动技能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以及职业技能教育方面收获了显著成效,这些成绩不仅为学院赢得了荣誉,也为西藏的职业技能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西藏技师学院位于拉萨市柳梧新区,建成于2019年,是西藏自治区第一所技师学院,也是西藏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技师学院,隶属于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由人社部与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建成。学院占地面积约374亩,建筑面积近13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学院共有6个教学系,现开设22个专业,拥有技师、高级职称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具备“国赛”“世赛”的高标准实训条件,其中电气装置项目实训基地荣列“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电工维修实训室被认定为“西藏自治区技能大师工作室”,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强大的软硬件支撑。在实践实训方面,西藏技师学院投入巨资建设了现代化实训中心和实训室,配备了先进的设备和工具。学院还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实训项目,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和市场动态。同时,学院定期组织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图为西藏技师学院的学生正在面点课上练习裱花 摄影:王淑


图为西藏技师学院的学生正在做实验 摄影:王淑

  学院是对主流教育的“兜底”和补充 

  环境与能源产业系主任、实验室高级工程师黄伟已经带了三届学生。他向我们介绍道,西藏技师学院面向全国普高、中职、技工等学校的毕业生,生源中99%以上来自农牧区,大多数都在高考中失意,基础能力不尽人意,但每个学生都有变好的欲望,入学后通过直接学习技能并加以实践,逐渐脱颖而出,获得了改变人生的机会。以环境与能源产业系的学生为例,他们毕业后大多进入了实验室、第三方环境监测公司、污水处理厂,以及新兴的盐湖提锂产业。西藏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是我国和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生态源”,是我国乃至世界气候系统的“调节器”和“稳定器”,生态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刻不容缓,培养环境与生态保护产业相关人才也至关重要。学院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可达100%,在人才市场上供不应求。从这种意义上来讲,西藏技师学院是对主流教育的“兜底”和补充。自成立以来,西藏技师学院的教学成果显著。学院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学院还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为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 


图为西藏技师学院的学生正在上焊接课 摄影:王淑


图为西藏技师学院的学生正在上平面设计课 西藏技师学院供图

  据黄伟介绍,学院学生有近三分之一家庭条件困难。对此,学院对所有学生免收学费,只收取每年约1500元的住宿费、教材费和工装费。此外,在校生可通过国家奖助学金、技能雏鹰奖助学金等多种渠道获得奖励和资助,资助率达100%。困难家庭学生毕业当年还可获得4200元的一次性求职补贴。学生毕业后通过学校平台推荐到企业,就业一人,幸福一家。 

  援藏教师:快乐着,喜欢着,工作着 

  今年55岁的援藏教师刘海升来自山东潍坊,他是西藏技师学院智能技术产业系主任,2020年来学院工作,在学校任职四年多,到12月刚好援藏满三期。据刘海升回忆,他在援藏前曾来过西藏,这里景色和风土人情的纯粹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招48周岁以下的援藏干部,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了,没想到竟真的通过了。 

  刘海升将自己的援藏经历总结成一句话——“快乐着,喜欢着,工作着”。他来西藏的初衷是想为西藏做点什么。他说,西藏的技术与内地相比较为滞后,但发展速度很快。他将内地的技术带给学院学生,学院全力配合,学生主动好学,这让他越来越有工作激情。一有时间,他就会去那曲牧区的学生家家访,家长们普通话不好,但都会拿酥油茶和牛肉干热情地招待他。 

  起初,刘海升的家人是不支持他来西藏工作的。他和妻子的父母都八十多岁了,妻子近些年刚刚退休,一个人的退休生活难免有些孤单。再加上他刚来时因为高原反应,吃不好睡不好,白发脱发,暴瘦30斤,家人总在催他回内地。于是,刘海升找机会让妻子来西藏生活了一段时间,带她一起家访。慢慢地,妻子看到了学生们对学习技术的渴求和丈夫对学生、对西藏教育事业的热忱,也理解了丈夫为什么宁愿克服高原带来的种种身体不适也要坚持留下,对他妥协道:“你高兴的话留在这里也可以,但一定注意身体。”解决了后顾之忧,刘海升将满腔热情投入到教学之中。援藏以来,他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教师。他总说,干工作喜欢才有动力。心情好了,身体也越来越好。有时在学校外面偶遇毕业生,听说他们生活和工作都不错,告别时学生还会给他一个满怀感激的拥抱,他觉得付出这一切都值得。 


图为刘海升正在给学生上课 受访者供图

  被问到回内地以后会不会有什么遗憾,刘海升说,唯一放心不下的是他带的焊接专业的学生要参加明年的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上一届比赛没能拿到理想成绩,他现在正带学生训练,但没法亲自带队参加比赛了。不过他已将知识和技能倾囊相授,总算可以踏踏实实地离开西藏。 

  就业是学院和学生的生命线 

  “就业是学院和学生的生命线。”不止一位老师向我们这样说道。学院的每位老师都承担了就业指标,和企业谈合作,同时与企业建立反馈机制,老师会及时根据企业的反馈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以此形成良性循环,企业缺少人力时也会主动与学院联系。 

  次仁顿珠是学院2022年平面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也是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西部技能之星”获得者,我们到访时他刚好回校做单元展。次仁顿珠毕业后和四个合伙人一起在拉萨创业,创办了优赞品牌设计有限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产品包装设计、logo设计和品牌设计。创业伊始全靠几个合伙人自己出去推销,如今经过老客户口口相传,很多客户主动来找他们,生意越来越好。“创业两年多,我大概分红了40多万,今年我们几个合伙人都买了车。未来我们计划扩大公司的店面,好好装修,然后开始线上直播,以后在拉萨买了房子从昌都接妈妈一起来住。”次仁顿珠向我们介绍,笑容中带着羞涩与骄傲。 


图为2022级毕业生次仁顿珠 受访者供图


图为次仁顿珠设计的产品包装 受访者供图

  次仁顿珠的老师阿旺多吉是学院民族文化产业系的负责人。他告诉我们:“学生赚钱比我们自己多,正是我们想看到的。”介绍起自己设计的学院logo,他神采奕奕:“中间的雪山是唐卡画法,代表着西藏;向两边延伸的雪莲花代表着学院缺氧不缺精神、培养紧缺一线技能人才的使命,黄色的两片花瓣呈两手交握状,代表着校企合作、企业与教学相结合;下方的铁轨代表着西藏的铁路,和唐东杰布的铁索桥,体现了为民造福的工匠精神……”阿旺多吉讲述的是学院logo的含义,更是他对西藏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 


图为西藏技师学院的logo

  我们到拉萨中检综合产品检验检测有限公司时,尼玛琼决正在实验室检测样品肉的新鲜度。尼玛琼决是那曲人,去年从学院毕业,经学院介绍来拉萨中检工作。提起自己的求学和求职之路,尼玛琼决满怀感激。据她介绍,自己的高中成绩并不理想,但对化学十分感兴趣,就想学习一门相关技术,所以在2020年报考了西藏技师学院环境保护与检测专业。学校教的都是企业真正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毕业后她很顺利地通过了面试和试用期。“我真的很幸运,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公司,老师们都很用心、很耐心地培养我,我也在拼命地学,像妈妈一直嘱咐我的那样,一定要坚持。我妈妈有一只眼睛失明了,一直以来都是爸爸在养家、供我和弟弟们上学。现在我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每个月工资能有8000块,单位包住宿和午饭,我终于可以减轻爸爸的负担了。”尼玛琼决说道,声音有些哽咽。 


图为毕业生尼玛琼决正在实验室检测样品肉的新鲜度 摄影:张晓琪

  22岁的“准毕业生”泽塔塔和普次已经在西藏超永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做销售顾问快两年了。他们两人是西藏技师学院汽车营销专业的学生,今年6月份毕业。从最初的中等业绩,到现在销售额名列前茅,他们已经各自卖出三百多台车了。加上每台车的提成,每月平均工资能达到9000多。问起对这份工作的感受,泽塔塔说:“我们在学校里学的就是汽车销售,也进行过实操,大一下学期就可以出来实习了,现在已经成功转正。我很喜欢做销售,和客户交流能提升我的沟通能力。”在向我们介绍新车时,他们两人的眼中闪烁着热忱的光。 


图为“准毕业生”泽塔塔和普次在展厅合影 摄影:张晓琪

  多年来,西藏技师学院培养的技能型学生成为社会供不应求的人才,受到了家长、学生和企业的广泛赞誉,为西藏的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通过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指导服务,学院帮助农牧区劳动力实现有序转移和稳定就业,提高了当地农牧民的生活水平质量,促进了西藏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通过学制教育培养高级工、预备技师,学院学生就业创业率达98%以上,面向社会开展高级工、技师技能提升培训、研修和职业(工种)技能鉴定,完成各类培训和鉴定超1万人次。目前,已集成高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技能培训、技能等级认定、竞赛集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在区内形成了以学院为龙头的技工教育新体系。未来,学院将继续围绕自治区七大支柱产业,创新产教融合机制,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模式,着力打造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专业群,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发展,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西藏工匠”,为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将西藏技师学院建成高水平有影响力的技工院校,让人社部授予的“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成色更足,底色更亮。(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淑 张晓琪) 

(责编: 陈卫国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