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扎·索南周扎从事建筑行业三十年了。他说,建筑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房屋,建筑真正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建筑是有温度的。
马扎·索南周扎的父亲是新中国第一批藏族机械工程师,他选择建筑行业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如今,他已经在建筑行业当中有所成就,拥有许多头衔。在这当中,他最看重的是他在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当中的职务。
图为马扎·索南周扎 摄影:边子捷
马扎·索南周扎是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办公室主任,青藏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致力于提升民族传统建筑的保护、利用和科研水平,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其业务主管单位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15年,马扎·索南周扎加入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在他的提议下,研究会成立了青藏高原地域民族建筑专业委员会。对他来说,这是他作为青藏高原本土建筑学人的责任与使命。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后,马扎·索南周扎主动请缨。最终,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作为顾问指导单位参与到昂仁、萨迦、拉孜等县的灾后重建农房设计方案当中。在工作过程中,让马扎·索南周扎感触很深的是此次重建十分重视农房建设。马扎·索南周扎说,农房设计并不是技术活,它是生活,是文化,是本土的、老百姓的很多东西。如果没有对在地的一些研究,没有对在地生活的体验,没有对文化深层次的理解,没有对于本土从传统到现在发展的深切体验和关切,是很难把它做好的。
图为马扎·索南周扎向群众介绍设计方案并征求群众意见 受访者供图
如何既能建造安全、舒适、宜居的房子,又能保留住房原有的风貌,是马扎·索南周扎在设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他说,灾后重建的房屋要提高安全性,并非是要把传统全部扔掉,而是要把传统中的安全性问题解决掉。钢筋混凝土是无法回避的,但是也应该适当加入当地的元素,如院子里面的篱笆墙可以保留。最终的目的就是让住房在安全的前提下保留一份野趣,有乡土气息。
同时,在设计农房时,马扎·索南周扎还注重辩证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如人畜分离是进步的,但是在实际设计时也应考虑具体情况,在尽可能提高卫生条件的情况下,继承、发展传统畜牧方式中的合理部分。再比如,在设计房屋时要充分吸收传统的智慧,在灾区重建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尽量采用被动房设计,利用被动技术来达到房子宜居的效果。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强调,要把灾后重建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政府引导,尊重群众意愿,扎实做好灾后重建各项工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如今,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受灾地区将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中国西藏网 记者/冯重霖 边子捷)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