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交通之变,让这个高原小城跨越时空

发布时间: 2024-09-10 10:54:00 来源: 四川在线


壤塘县“四好农村路”示范路——吾中路。 王攀 摄

  9月8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吾伊乡松得村章腊沟内,靠近公路旁,几栋二层的藏式民居正在加紧施工。沟口树立着一块路牌——吾中路,上书: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然而,在这条“四好农村路”示范路修好前,这里却是另外一幅景象。

  当天,“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雪域高原焕新貌”调研采访团来到这条红军长征曾经艰难走过的山沟,发现“道路”已不再难走。


壤塘县成功创建为第四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及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受访者供图

  位于川西雪域高原的壤塘县,平均海拔超过3200米。高山深谷地貌的切割下,让这块本就偏远的土地,变得更加难以抵达。章腊沟只是其中众多山沟之一。

  “道路没通以前,这里相当闭塞,和外面的交往交流交融也少得很。以前的人,尤其是居住在高半山上七八十岁的老人,甚至一辈子都可能没出过沟口。”吾伊乡党委书记张思良说。

  事实上,这也是整个壤塘县内外交通的一个缩影。“上世纪90年代前后,去一趟成都,要70个小时,差不多3天。”壤塘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刘常美说,以前的道路不仅坑洼不平,而且狭窄,只容一辆车通过,隔几百米才有一个错车道。

  对外交通的主路尚且如此,像章腊沟这样的小地方,交通运输甚至得靠“人背马驮”。

  要想富,先修路,壤塘县持续推动交通路网建设。近年来,壤塘县紧紧抓住国家交通运输部定点帮扶的重大机遇,利用部、省专项资金16.2亿元,先后实施交通项目127个,解决了农牧民群众运输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其间,吾中路也通到了章腊沟。常年跑农村客运的司机魏长明,再也不用担心道路坑洼剐蹭车辆底盘了。章腊沟的村民也能更快将菌子、青稞、牦牛奶等农副产品卖到城里。

  随着国道317线、国道227线、省道453线等公路的畅通,以及自驾游的逐渐兴起,章腊沟的村民发现,身边的一切都在悄然变化:曾经闭塞的小村落,不经意间已成了成都、重庆等外地人远离喧嚣、放飞心情的目的地。


村民依托“四好农村路”,将自家房屋改成民宿。 受访者供图

  农家乐、牧家乐、民宿等业态,开始在章腊沟生长。“当前,章腊沟正在修建的民居将来也将打造成民宿。”张思良透露,房屋建好后,村民将以空出来的房间入股,政府出资进行装修,经营所得也将按入股比例分红。

  从整个壤塘来看,交通除了带来旅游这一附加效应外,温壤蔬菜种植、牦牛标准化养殖等产业也在崛起,随之而来的道路运输和物流业岗位、公路养护员等生态公益性岗位,也解决了当地很多村民的就业问题。去年,壤塘收到的乡镇快递数量也已达到90万件。

  数据显示,壤塘县目前的公路总里程达到1028公里,其中国道171公里、省道113公里、农村公路744公里。依托国省道主干线,壤塘将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连接成网,已建成“二纵二横二环”多点网状支撑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放眼整个阿坝州,交通建设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不仅有公路,铁路、机场建设也在加快推进。“壤塘畅通‘内循环’后,外部的道路交通也在发生变化,随着汶马高速等道路的通车,壤塘到成都的时空距离已经缩短到7个小时。”在刘常美看来,交通让壤塘跨越了时空。

  地处川西雪域高原的壤塘,无法改变自己的区位和地形地貌。但是,壤塘给出了坚定的承诺:小康路上,不让任何一地因交通而掉队。

(责编: 于超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