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12月25日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的日子,纪念“两路”通车70周年,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就“两路”建成通车60年作出重要批示、明确提出弘扬“两路”精神10周年之时,我们进一步看到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两路”沿线建设,赋予了贴合时代发展特征的内涵价值,“两路”精神彰显了执着于理想事业的坚定信念、乐于吃苦奉献的家国情怀、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蕴含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指出,60年来,在建设和养护公路的过程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批示,将“两路”精神的内涵外延都进行了实质性的揭示,是这个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之一的重要依据。这一精神与“老西藏精神”同根同脉,互为表里,相映成辉,充分展示了半个多世纪参与川藏、青藏公路筑路与护路军民的精神动力来源。
图为各族群众欢庆通车川藏公路博物馆供图
“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是崇高理想信念与家国情怀精神高度融合的展现
修筑两条大道的“两路”精神,彰显了执着于理想事业的坚定信念、乐于吃苦奉献的家国情怀。川藏、青藏公路以筑路的具体实施体现中央的战略指向,牢记使命,甘于担当,面对“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经营西藏”的光荣任务,开始了“一面进军、一面修路”艰苦卓绝的征程。进藏部队面对从来未曾有过大路直通拉萨的历史,敢为人先,以红船精神、建军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传承,以崇高的理想信念为引领,越是艰险越向前,不惧高原条件艰苦、山高谷深、气候多变,地质灾害、机械不足、供给匮缺等巨大困难,在标志着革命必定胜利的红旗所指的方向,数万各族军民齐心协力,挖填土石3000多万立方米,造桥400余座,征服重重天险,使得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终建成“两路”,创造了人类筑路史上的奇迹,这是当年筑路军民理想事业高于天的体现,也是多年护路军民为国家恪尽职守的体现。
图为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 摄影:席勤
“两路”通车本身就是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的体现,在“两路”修筑时,平均每公里就有一名筑路人献身,与道路结为一体而延伸到西藏。筑路形成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彰显了川藏、青藏公路修筑者在修建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进藏公路时所表现的不畏艰难困苦、不怕牺牲的精神,充分展现了“两路”修建者对理想的矢志不渝和对目标的勇往直前。
耸立在拉萨“两路”连接之处的“两路”通车纪念牌,正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象征,不畏困难、不惧牺牲,心系家国、舍生取义。正是中国自古以来优秀文化中凝聚着的家国情怀,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映照着各族人民的崇高理想,从修筑公路到养护公路,从翻新公路到升级换代,在70年的时间里永葆初心,顽强拼搏,书写一页页壮丽的篇章。在共和国的历史中,每一个时段中都有那些坚忍不拔、无怨无悔、勇于担当的人。人们不会忘记,筑路、养路、护路过程中涌现出了“筑路英雄”张福林、“川藏运输线英雄”李显文、“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雪山铁人”养路工陈德华、“川藏线上的英模” 徐思平、“时代楷模”其美多吉等英雄模范,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这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将激励无数后来人继续前进。
“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是团结互助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现
在中央“经营西藏”的战略部署中,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的建成通车,使天堑变通途,边疆不再遥远。“两路”紧密连接了祖国内地与青藏高原地区的经济社会,在人、财、物等通达之中也联通了各族人民的人心,同时为西部地区陆路交通的大改进探索出了成功的经验,为国家统一和边疆稳定奠定了基础设施条件,更是在当时贯彻落实“十七条协议”中,为巩固国防边防上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还对边疆人民展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美好图景。“两路”建成通车,是新中国建设初期的一个重大事项,特别是1954年当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部新中国第一次制定的宪法明文规定“我国的民族团结将继续加强”“国家在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将照顾各民族的需要”等条款,在“两路”上得到了生动的印证。“两路”是建立与加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物质基础,“两路”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项重大基础工程。
道路的联通而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从而大大提升了社会生产力发展。70年来,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持续不断地养路、护路以及扩建新的道路,并辅之以航空、铁路等交通建设,建成了立体式的“天路”,成为各族人民深度交往交流交融大通道;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两路”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走廊,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一个也不能少”。“两路”精神的形成与拓展,始终体现了中华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命运与共的理念,从而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自强不息、不怕牺牲和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精神品格。“两路”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一,对于大力推进“五个认同”,促进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族人民的团结,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
70年来,“两路”沿线区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之后,“两路”经过的地区到处呈现生机勃勃、繁荣兴旺的景象。各族人民的民生逐步改善,城乡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因而极大地增强了各族人民的认同与自豪感。毫无疑问,“两路”精神在新时代成为持续夯实中华民族自信自强的强大精神动力之一。纵观“两路”和“两路”精神产生于中华大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各族儿女的伟大杰作。70年间千万人的忘我奉献,凝聚成了向世界展现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树立了典范,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
图为泸定大渡河大桥 摄影:杜宁
“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上所诞生的伟大精神深入人心,必薪火传承代代赓续
在“两路”上,70来年成千上万无私奉献的各族人民,他们的形象永远镌刻在“两路”奋斗者的丰碑上。为祖国建功业、为人民谋幸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进程中,许许多多的人们在“两路”的修筑、养护和翻新变化中,用热血与忠诚诠释家国情怀,昭示后来者树立崇伟信念,以伟大的精神和坚韧行动,义无返顾地守卫我们的家国。
今天,在中华大地上普遍宣扬和阐释的“两路”精神,所蕴含的精神品格熠熠生辉,通过深入挖掘其中的核心要义,可作为70年中华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一道繁荣的鲜活素材,不断形成具有强影响力、传播力和感染力的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此,巩固和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力,着力构建“两路”精神教育体系,是社会各界更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批堪当强国建设的时代新人。
相关地区的学校应打造“两路”精神精品课程,推动“两路”精神融入学校思政课教学和校园育人的过程,激励青少年从“两路”精神中不断汲取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各界更应该在全面了解和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中,在推进边疆地区治理的实践里,在青年后备干部的培养上,加强“两路”精神宣传推介,让“两路”精神入耳入脑入心。
立足川藏、青藏公路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在红色文化与红色旅游的展开中,规划和建好川藏青藏地区各类展馆,将与“两路”精神一脉相承的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等宣传题材有机组合起来,有形有感有效地讲好这些精神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推进新形势下的军民融合与边疆治理,在新时代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伟力,通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国西藏网 文/孙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