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954年,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在“世界屋脊”建成通车,这是世界公路建筑史上的不朽奇迹,是各族群众勠力同心、敢为人先的逐梦壮举,更是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2024年12月16日,“传承弘扬‘两路’精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一起走进“两路”故事,汲取前行力量,让熠熠生辉的“两路”精神照亮新时代奋进之路。
图为杨悦笙接受采访
“共享文化符号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具有跨越族群、超越时空的穿透力,不仅是赓续红色记忆宝库的钥匙,也是创造新征程新文化的基石。”研讨会上,中共成都市委政策研究室市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中级研究员杨悦笙建议,应在大统战工作格局的视野下,支持“两路”共享文化符号的研究创作。
杨悦笙以一则亲身参与访谈并深受教育的十八军老战士故事为例,阐释了文化符号应该如何提炼、转译以及二次创作。
于俊娥是1951年首批进藏的十八军女兵。她说:“我们坐车到甘孜,之后由于公路不通,汽车无法前进,只能通过牦牛运输队驮运物资,人徒步或者骑牦牛,一路就这样到了岗托,被分配到兵站仓库工作”。1951年10月的一天,货仓因暴雨倒塌,已有三个月身孕的于俊娥,被压在其中,全身多处外伤、骨折。“因为当时我们兵站没有医疗条件,如果去甘孜还要走上半个月,冬天肯定是抬不过去的,就只能给我简单地包扎了一下伤口,都没有缝针,我就这么扛过来,诞下了部队在藏的第一个新生儿,到现在身上几个老伤还经常疼。数月后,部队给我配了一头牦牛,随军进入昌都,牦牛队是藏族农牧民同胞负责的,他们很乐观、很积极,给我很多帮助,大家相处像一家人”。
杨悦笙表示,这则感人回忆,不仅突显了前辈的坚韧和修路的意义,还可以从中提炼出“康藏路”“十八军女兵”“牦牛”“汉藏同胞”等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并透过这些符号自然地呈现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杨悦笙说。在他看来,在新时代语境中,如果我们以这些极富生命力的符号为起点,运用新技术、新表达、新形式,结合新时代“两路”精神的伟大实践,创作出一批符合当下青年语境的文艺作品,让红色记忆焕发新的生命,在文化层面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根脉,是对先辈最好的告慰。(中国西藏网 记者/边子捷 冯重霖 陈浩力 姚浩然)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