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了多项里程碑式的古生物研究成果,既吸引了国际同行的关注,也激发了民众探秘远古的热情。每一块化石都是地球演化的密码本,我们既是解读者,也是传承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邓涛和王敏两位专家,分别在“和政动物群”与“政和动物群”有着重要的研究发现,让他们带我们了解这些发现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1、和政与政和,两个地名如此相似,两个动物群之间有没有联系?
邓涛:两个动物群的联系在于它们都是陆生的脊椎动物群,分别占据着演化链条上的早期和晚期位置。政和动物群中发现的中生代的龟鳖类和鸟类,可以在和政动物群中发现其繁盛的后代。和政动物群以新生代的哺乳动物最为丰富,今后也期待在政和动物群中找到早期哺乳动物祖先化石。
和政动物群之临夏巨犀在渐新世晚期的生态复原图。新华社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
2、政和动物群是否有与和政动物群同样影响力的“宝藏”?“政和八闽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类化石之一吗?
王敏:政和动物群于2023年正式命名。该动物群包括水生/半水生的鱼类、两栖类、龟鳖类、离龙类等脊椎动物化石。在这里发现过目前已知地理位置最南的侏罗纪鸟翼类恐龙——“奇异福建龙”,以及近日公布的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政和八闽鸟。
一些网友会拿政和八闽鸟和始祖鸟相比,但政和八闽鸟化石的年代是有确切同位素测定的,时间是1.48至1.5亿年之间,如果说始祖鸟的鸟类归属有疑问的话,政和八闽鸟是目前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
从政和八闽鸟与奇异福建龙的发现来看,政和动物群潜力还是比较大的,因为从发现侏罗纪鸟类以及和鸟类演化关系很近的恐龙化石地点来看,目前只有始祖鸟的发现地德国索伦霍芬地区、我国福建省政和县以及燕辽生物群。而在过去近160年的时间里,公认的侏罗纪鸟类只有德国的始祖鸟,政和八闽鸟的发现打破了这一局面,因此这个动物群对研究鸟类的起源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龟鳖类和离龙类化石比较丰富,相较而言,其他区域的化石保存完整性较差。政和动物群的生物组合代表了一种类似于沼泽的环境,这样的生态环境也不同于发现始祖鸟的索伦霍芬地区。
政和八闽鸟和政和动物群生态复原图。新华社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
3、中国化石宝藏地图上还有哪些“宝地”?
邓涛:在哺乳动物化石方面,有山东山旺、西藏札达、内蒙古苏尼特、山西榆社、陕西蓝田、云南元谋、青海德令哈、宁夏同心等。
王敏:中国在近些年已经成为世界上恐龙化石发现地最多的国家。我本人比较关注热河生物群和燕辽生物群,它们为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提供了最强有力的证据,也是世界级的化石宝库。
政和八闽鸟正型标本。新华社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
4、在野外发掘中运用了哪些科技手段?有哪些跨学科的智慧碰撞?
邓涛:我们在化石发掘中已广泛采用全站仪和激光扫描记录化石发掘的详细过程,用无人机探查地层分布,用薄荷醇等新材料进行化石的野外固定。其中,薄荷醇可以在化石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膜,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水分的散失,从而缓解干裂情况的发生,保持化石的完整性。
王敏:古生物研究已不再是一门地质学科,生物学、力学、统计学、地球化学等学科知识,都能在古生物学当中运用,我们要借鉴不同学科方法和思路,才能把化石信息更好发掘出来。
三趾马动物群。新华社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
5、对于政和县等化石集中区,我们应如何平衡开发与保护?
王敏:一方面要科学发掘,因为化石资源不可再生,对于我们认识过去地球生态系统演化至关重要;另一方面,通过系统挖掘和宣传,向公众普及古生物学是什么、化石怎样发掘等知识,形成良好互动。
邓涛:对于一些盗掘古生物化石的犯罪分子,应加强巡查监管,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对辖区内所有化石出露情况进行全面排查登记,在重点区域设置围栏和保护警示牌,安排化石信息员定期、不定期对化石出露点进行巡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