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中国经济信心说丨前三季度GDP增长5.2%,这“稳稳的幸福”来之不易

发布时间: 2025-10-22 19:52:00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金秋十月,中国经济也迎来了收获的季节。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三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101.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别小看了“5.2%”的含金量。在各种风险挑战交织的背景下,我国这样超大体量的经济体,能守住这份“稳稳的幸福”,确实不简单。

  纵向看,我国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是在2020年。到了“十四五”收官之年,我们仅用三个季度创造出的经济总量,就已经与“十三五”最后一年全年的经济总量相当。什么是进步?这就是进步。

  横向比,放眼全球,我国5.2%的经济增长水平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三季度,我国经济总量达35.5万亿元,超过了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24年全年经济总量。什么叫实力?这就叫实力。

  如果说,宏观的“5.2%”,更多体现了中国经济“稳”的一面;那么从细节处观察,新旧动能加速转换间呈现出的诸多亮点,则充分显示了中国经济“进”的一面,让我们有理由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从国产大模型横空出世,到机器人马拉松如火如荼;从天问二号成功发射,到全球首台原位可变径盾构机“变径一号”下线……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动车组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8%、16.3%、8.6%;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9.8%、22.9%、17.1%。新产业新动能的茁壮成长,说明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国经济正在换上新的增长引擎。

  从火热的“苏超”“村超”撬动各地文体旅融合发展,到泡泡玛特带领中国潮玩、中国IP在全世界火出圈……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截至9月10日,今年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份,相当于每天有超3万人申请换新车。居民消费潜力的有序释放,显示出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取得了实效。

 

  从出口“新三样”引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到全球有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46.9%、14.0%;规模以上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量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绿色转型步伐稳健,印证了经济发展“含绿量”不断提升,“绿水青山”正变成“金山银山”。

  从先行指标和高频指标看,积极因素还在累积: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2个月回升;10月上旬,流通领域一些重要工业品价格继续回升,有利于企业盈利状况改善;据有关部门测算,中秋和国庆假期国内出游8.88亿人次,群众体育赛事、演唱会、音乐节等人气十足……这些都为“十四五”收官之年画下圆满句号奠定了坚实基础。

  种种迹象表明,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主基调没有变、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的态势没有变、经济韧性强潜能大的基本特性没有变。纵有百年变局的风浪,也无法阻挡中国经济巨轮驶入“十五五”新征程,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的宏伟篇章。

(责编: 李颖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中国科技创新之路越走越宽广”(国际人士看中国“十四五”成就)

    创新中国,活力澎湃。“十四五”时期,中国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带动以人形机器人产业为典型代表的一大批新兴产业加速壮大。孟加拉国沙贾拉尔科技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穆罕默德·沙哈布尔·哈克曾走访许多中国城市与乡村,对数智赋能中国社会基层治理印象深刻。 [详细]
  • 打开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交汇点上

    过去这5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互动,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提出许多新的课题。风起潮涌,驶入高质量发展航道的中国经济大船在把握时与势、统筹稳与进中坚韧前行。 [详细]
  • 于变局中开新局

    同比增长5.2%——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