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向云端——寻路川藏线上的中国】小镇里的年轻“守艺人”

发布时间: 2024-09-19 09:16:00 来源: 四川日报

  8月25日,在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首届岭·格萨尔王音乐季非遗文化展上,扎西曲措一边向客人推荐色彩艳丽的藏式牛羊毛手工编织物,一边不断添加好友,推介自己的自媒体账号。

  两天后,记者来到其位于中国藏族传统手工艺之乡——麦宿镇的工坊。织机前的扎西曲措,沉稳专注,和母亲占珠一起编织着新花色。

  这个出生于1994年的姑娘,是牛羊毛编织工坊的主理人,是一位手艺人,更是一位“守艺人”。

  母亲占珠是甘孜州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8年,在尼泊尔一所大学学习商业管理后,扎西曲措回到麦宿,经营父母开的工坊。小小的家庭工坊,手工编织成本高,来客少,生意并不好,父亲却执意要做。“麦宿的牛羊毛手工织坊很少,如果不坚持下去,以后就看不到这门手艺了。”

  要坚持,“活下去”是第一要义。扎西曲措意识到,牛羊毛编织技艺是草原特定生态环境的产物。过去,由于交通区位因素和市场销路限制,麦宿牛羊毛制品主要卖给当地人。市场小众,且随着低成本工业品的冲击,顾客高价购买意愿逐渐减弱。

  “要改变策略,改进产品,拓宽市场。”一方面,她积极报名各类培训。2019年,扎西曲措参加中央民族大学主办的“少数民族文化时尚创意提升人才培养”项目。通过40天的集训课程、近4个月的实践创作,她的作品登上2020春夏中国国际时装周“TOGETHER”主题专场。随着视野不断拓宽,扎西曲措开始就地取材,创作种类日益丰富,从腰带、围巾到包包、手链、桌布等。几年下来,她也成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另一方面,她注册“娜叶仓”编织坊商标,与知名民宿酒店、箱包品牌合作,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时,开设自媒体账号,展示编织过程和非遗文化魅力。

  记者发现,德格不少工坊的主力以及非遗手艺的传承人,主要是“80后”“90后”,他们大多在外求学,学成后回到家乡。藏族手工艺时尚品牌“子乌”的创始人降拥彭措,在台湾结束6年的学习和交流后回到德格。他说:“家乡独特的环境,为我造就了一颗更加丰盈而喜悦的内心,我深深感到我们文化的无可替代性。”

  年轻人的回归,不仅让手艺得以传承,更将其发扬光大。达瓦卓玛,这位麦宿铸造技艺“钦乐”工坊主理人,在美国贝佩丝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返乡,引入现代营销学理念,对家庭作坊进行改造。她拍摄纪录片,将原生态的手工艺呈现在国际舞台;她打捞传统文化故事,用手工艺品承载和传播当地文化。如今,“钦乐”工坊的销售额相比过去增长了20倍。

(责编: 于超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