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金银滩,牧场渐黄,牛羊觅食。极目远眺,一座座富有年代感的建筑“散落”草原深处。这片神秘“禁区”位于海北州海晏县西海镇,被誉为“中国原子城”。
如今,遍布草原的厂房,随处可见的遗迹“讲述”着那段曾被“尘封”的历史。
游客在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内参观(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走进青海原子城纪念馆,历史的画面层层打开。纪念馆内的照片直观地还原着当时情景:没有先进设备,科技人员用手摇计算器算出上万个数据;在铝锅中浇注炸药时,由于化学反应会产生呛鼻气体,每个人都戴着厚厚的口罩;锯炸药时,科技人员端着脸盆浇水降温以防炸药爆炸……
1964年10月16日,巨大的蘑菇云在罗布泊荒漠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这一伟大事业中,大批科技工作者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孕育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它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掌握原子弹制造技术(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86岁的王菁珩曾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国营221厂厂长。1961年1月,他从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动机工艺专业毕业,被分配到221基地。“草原大会战、‘挺进’罗布泊……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中,我们221人热血沸腾,为保证试验成功,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10月15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场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文艺汇演活动中,王菁珩动情地朗诵道。
穿越时空,过去艰苦奋斗的身影与未来勇敢追梦的脚步在此交织和延续。从“查无此地”到“生态旅游新城”,金银滩华丽转身。
十厂区(三分厂)为原221基地机修加工厂,目前厂区纳入保护范围的面积为416亩。走进厂区,厂房重现当年面貌,良好的绿化和一排排训练场地让旧址焕发生机。
海北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军说,今年7月14日,首批夏令营团队正式入驻该厂区,他们利用旧址和现有场馆开发出红色研学课程,内容涵盖红色电影播放、旧址参观以及户外拓展等。同时,当地还借助原子城纪念馆和有机畜产品加工基地等进行红色教育和生态教育。
青海大学“三江源生态”一流学科博士团成员在221厂旧址参观(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青海湖同宝山露营基地位于海晏县青海湖乡,与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直线距离仅3公里。该基地投资1800万元,目前打造有27间星空房。基地负责人刘长青说:“在这里不仅能在旅行中接受红色教育,夜晚躺在床上还能看见星空。”
岁月长河,红色血脉不断流淌;时代变迁,红色基因代代传承。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馆长马清芳说,自开放以来,场馆已接待游客超400万人次,今年1至9月接待游客27.2万人次。
2019年,海晏县寄宿制民族小学成立了以“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名字命名的国旗护卫队。学校专职副书记青木措说,护卫队已成为学校红色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重要品牌。“我们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金银滩草原上赓续红色血脉。”
山东援青干部管理组被授牌“两弹一星”传承基地。管理组副领队李凯说,山东对口援青已历14年,输送各类干部人才近3000人。每个新来的干部都要先到221厂旧址接受洗礼,大家触动很深。
“‘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仍极具现实意义。青海条件艰苦,不少援青干部晚上靠安眠药才能入睡,但依然坚守高原,服务到期主动申请延期。”李凯说。
60年前,“东方巨响”震惊世界;今天,“两弹一星”精神已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聂文婷说:“新中国铸就大国重器的伟业,造就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今天,站在新时代的潮头,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两弹一星’的壮举如璀璨星辰,照亮了中华民族的前行之路。”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