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年末加紧冲刺 甘孜多条国省干线“上新”

发布时间: 2024-12-30 09:04:00 来源: 四川日报


航拍重建后的海螺沟景区道路。(图片由甘孜州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提供)


省道217线。(图片由甘孜州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提供)

  挖掘机轰鸣,搅拌车旋转,湿喷机械臂等大型机械设备高速运转,各方铆足干劲有序作业。为了实现国道662线石棉县城至王岗坪乡段在明年春节期间顺利完成双向贯通的目标,在新建的跃进隧道内,工人们加紧施工。据项目负责人介绍,现阶段项目路基工程完成了96%,正在进行年末冲刺,预计明年建成通车。

  正在冲刺的还有省道434线康定至金光段,目前已完成98%,胜利在望。工人们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加紧施工,力争在年末完成任务。

  如火如荼的建设现场,让高原严寒的冬季“热起来”,跃动着蓬勃的活力。

  国道662线大渡河大桥至石棉县城段和省道434线康定至金光段,都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从石棉到泸定,从泸定到康定,项目完工后,将极大提高三地之间往来的便利性。

  2022年9月5日,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多条道路受损。为全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灾后恢复重建,搭建生产生活通道网络,甘孜州交通和城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孜州交城投集团”)抽调精兵强将,负责海螺沟景区道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省道434康定至金光段灾后重建项目、海螺沟一般农村公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省道217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国道622(原省道217)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两年多来,建设者克服困难,多点交叉作业、抢抓施工进度,全力以赴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以精品工程促进高质量建设

  日前,甘孜州海螺沟景区举行冰川挑战赛,52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越野跑爱好者体验“百里冰川画廊·温泉康养福地”的气象万千。

  一年前,海螺沟景区道路(磨西至三号营地路段)正式通车,景区同步对外开放。

  2023年1月1日开工,11月底完工,12月12日通车,全长约29公里。不到一年时间,建设者就让这条受损的景区道路焕发新生。

  作为“9·5”泸定地震后首个启动、首个完工的重大交通类灾后重建项目,海螺沟景区道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时间紧、任务重。

  重建,就是要以精品工程促进高质量建设。甘孜州交城投集团充分发扬“两路”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更着力提升重建新理念,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打造灾后重建新示范,积极推进海螺沟景区道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创建精品工程。

  建设者采用先进勘察测绘技术,综合应用无人机勘测、低空倾斜摄影、激光雷达等多种勘测手段,快速获取种类丰富、内容精细、直观生动的勘测数字信息和实景三维模型,利用地理信息空间技术,集成全线地灾及抢险信息,从三维视角辅助判断安全隐患,为全面调查、分析评估震后地质灾害危害性提供坚实的基础数据。

  建设中,推行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系统设计,充分考虑可施工、可维护、可改造。特殊桥梁推广使用钢结构,其抗震性能强、装配化程度高、安装快速、低碳环保,有效减少高碳排放材料的用量。原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共振碎石化技术,变废为宝作为新建路面的垫层结构,实现水泥路面材料100%循环利用。

  在景区里,道路的“颜值”也有很高要求。针对特殊路基、大型支挡防护,建设者精心制定坡面绿化工法,合理应用植物掩饰、植生袋、挂网喷土植生、预制块内植生等多种种植形式,将路基边坡恢复成为融入景区的自然风景。精细确定挡墙饰面方法,采用清水砼、浆砌片卵石、宾格石笼、镶嵌卵石等朴实自然的饰面工艺,特殊地段高大墙面采用浮雕饰面,融入民族特色,形成了如今的美丽新路。

  科学统筹、精准施策

  推进项目安全、快速、高效完成

  今年7月,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省道217线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泸定境)顺利完工。据悉,该项目路段为“9·5”泸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国省干道之一,起于泸定县冷碛镇甘谷地,止于国道662线王岗坪,全线总长39.554公里。自2023年7月开工以来,甘孜州交城投集团上下一心,艰苦奋斗,坚持快干抢干,克服诸多难题。

  一方面,施工环境难。省道217线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泸定境)22.7公里既有线改造,社会车辆交通压力较大,9.98公里新建段工程量大、分布集中、作业空间小、工序相互影响大,不利于开展施工作业。

  克服困难的关键在于合理配置资源。甘孜州交城投集团通过调整施工工序,增加作业人员、施工机具及材料投入,合理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同时抢抓有利天气、延长有效工作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完成重建实现通车。

  另一方面,自然条件差。省道217线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位于“烂田湾—古滑坡体”,地质环境脆弱、地形地貌复杂。

  科学统筹、精准施策是破题的法门。甘孜州交城投集团和参建单位共同努力,攻克了“冰川堆积体地形半挖半填路基施工中路基土体加固与处理技术研究”专项课题;在桥梁现浇梁施工过程中,提前对河道两侧进行硬化防护,运用“型钢+贝雷梁”组合,克服地灾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坚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施工理念,采用新型可降解绿网覆盖现场裸土,最大限度实现工程施工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

  省道217线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泸定境)的顺利完工,加速完善了该区域沿大渡河双通道干线网络,进一步提升了区域路网韧性和抗灾能力,为推动灾区交通基础设施全面恢复,助力当地农旅资源开发、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果说省道217线是受灾地区的“主动脉”,那么村级道路就是连接广大农村的“毛细血管”,与村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在泸定县磨西镇、燕子沟镇,受地震影响的农村公路有31条,连接青冈坪村、咱地村、磨岗岭村、柏秧坪村等,里程超100公里。

  道路多,涉及的村社多,与沿线群众生产、生活联系密切,如何快速、高效地在“毛细血管”上作业?甘孜州交城投集团积极倾听群众诉求,主动服务,增加工点11个、优化工点17个,让建设快速推进。项目于2023年8月正式开工,已于今年5月底顺利完成。

(责编: 于超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