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厂房巡检。王菲菲 摄
工作人员在厂房巡检。王菲菲 摄
2025年春节,是黄河羊曲水电站全面投产后的第一个春节。
2月4日,立春后的第一天,寒意尚未褪去。顺着山路行驶,转过几道弯后,风光无限尽在眼前。山河峡谷之间,高原寒风凛冽,暖阳洒在河水上,清澈的黄河水犹如一条绿带在高原峡谷间蜿蜒前行,一座现代化、智能化的水电站拔地而起,形成了一幅独具魅力的绿色画卷。
“这是羊曲水电站投产后,我们在这里坚守的第一个春节!”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羊曲发电分公司生产部主任颜增强兴奋地说。
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与贵南县交界处的羊曲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是我国±800千伏“青豫直流”特高压外送通道的重要支撑调峰电源。春节期间,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羊曲水电站提前部署,周密安排,制定了详细的保电方案和应急预案。
春节期间,羊曲水电站和平时一样,忙碌而有序。节日期间保电送电,要有人值守中控室与地下厂房,随时盯着各项数据。全场设备每天至少两次巡检,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工作人员时刻监测。
跟随颜增强的脚步,开始日常巡检工作,在羊曲水电站中控室显示大屏上,安全运行时间、上下游水位、全场有功实发等水电站运行各环节相关数据实时更新;操作台边,值班人员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监控屏幕,密切关注着机组运行参数和电网负荷变化。
对于运行值班员奚尚华来说,坚守在羊曲的第一个春节,既兴奋又紧张。他紧盯着屏幕上的各项数据指标,向记者说到:“我们要随时掌握机组状况和运行趋势,确保水电站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颜增强绕到值班员身后,侧身弯腰查看各项数据,用手指了指几处关键位置叮嘱道:“春节假期,除了安全巡查与数据监测,发电情况也需要实时监测。为确保节假日可靠,我们必须谨慎仔细,一点都不能马虎。”
紧接着来到厂房内,颜增强带着巡检人员仔细检查着设备运行状况,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只见巡检人员本子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每一天的巡检数据,顺着狭窄的检修楼梯往下走,巡检第一站是水轮机层,颜增强熟练地绕着巨大的转轮走了一圈,上下仔细扫了一遍,脚步声与机器的轰鸣交织在一起。
“针对电站投产以来首次度冬,结合历年气象监测数据,预计羊曲电站冬季存在库区结冰的风险,针对该问题,我们组织人员与上游电站、公司水电集控中心等单位及时沟通联系,及时掌握上游来水情况,并组织制定了冬季电站运行措施。”从中控室查看监测数据,到厂房、大坝重点部位现场巡查,颜增强有条不紊地完成每一项工作。
“结冰初期将库区水位控制在较高水位,使冰层处在较高的水位(2710米);水库结冰后的水库水位变幅不超过30厘米。溢洪道闸门全落后,排查掌握三孔溢洪道闸门水封漏水情况,及时消除缺陷,避免闸门无水面结冰。同时,安排专人定期巡视,根据温度变化情况,提前投入电加热、溢洪道防结冰压缩空气系统……”颜增强一边仔细查看每一处细节,一边耐心地向记者讲道。
从紧锣密鼓的配套建设、高效运行的供电保障,到平稳安全运行、高水平生态保护,羊曲水电站以“创新”为“精品”赋能,将承载着能源保供与赋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蓝图使命,转化为现实图景。
采访尾声,记者再一次站在左岸的观景台上俯瞰羊曲水电站,水电站雄姿尽收眼底,总会令人深感震撼,一抹亮丽的“绿色”仿佛静止在冬日里,平静如镜,在群山的环抱下相映成景。羊曲与黄河在这里相拥,以黄河为琴弦奏响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交响曲”。
在绿色生态保护中,羊曲水电站书写着绿色能源与多元发展相互促进的崭新篇章。黄河公司认真践行“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方环境,造福一方百姓”发展理念,羊曲水电站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的静态总投资占到总投资的近13%。
投资3.47亿元实施陆生植物移植,经青海省相关厅局和业内专家联合审查论证,移植木成活率和保存率达99.56%;投资1.05亿元实施鱼类保护工程,建设鱼类增殖站、大坝升鱼机系统,有效打通了水电站上下游鱼类等生物多样性资源通道,已增殖放流黄河土著鱼类25万尾;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预处理设施+DH高效污水净化器+板框式压滤机”处理工艺的DH高效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实现污水“零排放”……
在这片海拔近3000米的高原上,坚守者们用智慧和坚守谱写了一首新时代绿色能源开发的赞歌。截至目前,羊曲水电站已累计完成发电量超6亿千瓦时,浩荡的黄河水在这里汇聚成点亮万家灯火的绿电,顺着密布的特高压线穿越山河,将绿色电能“闪送”至千家万户,照亮新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