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高铁经济”辐射带动 高原藏寨引来千万元投资

发布时间: 2025-10-11 09:22:00 来源: 四川日报

  进入10月,川西北高原秋色斑斓,游客熙来攘往。

  “一家投资商已确定,在我们村投资1500万元打造高端民宿。最近,我们正帮着跑手续,不久后就可动工。”10月10日,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青云镇上泥巴村会计邓真王甲告诉记者,这是村里的首笔外来投资。

  上泥巴村是藏族聚居村寨,村民主要靠放牧、挖药、打零工增加收入。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通车后,闭塞的村寨迎来新机遇。

  去年8月30日,川青铁路镇黄段开通运营。截至今年8月29日,累计运输旅客达673.99万人次。距松潘站仅6公里的上泥巴村,成为“高铁经济”辐射带动强劲的村寨之一。“铁路通车后,来村里的游客大幅增长。”上泥巴村党支部书记山蒙萌说,“周末游客尤其多,很多游客一般周五晚上来,在村里玩两天,周日晚上返程。”

  今年8月的高温天气期间,上泥巴村成为不少都市游客的避暑目的地。骑马或徒步穿越丛林、捡拾野生菌等,成为游客喜爱的体验项目。随着游客增多,村里的接待短板逐步凸显,全村只能提供10多个床位,无法满足游客住宿需求。“很多投资商看到这里的发展前景,开出高额资金想来投资。但村里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原则,选择与契合村寨发展理念的投资商合作,打造高端民宿。”邓真王甲说。

  为接住川青铁路带来的游客流量,松潘县在上泥巴村打造的3A级尼日谷景区,主打“养生+避暑”。尼日谷景区核心面积约33平方公里,景区内自然风光优美,有多个海子,位于黄龙景区和岷山主峰雪宝顶之间,是松潘三大核心品牌赛事之一雪宝顶冰雪登山节的必经之地。山蒙萌说:“景区着重打造周末亲子游、骑马旅游、深度体验游等旅游项目,深受游客喜爱。”

  文旅项目相继落地,让村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提供各种旅游服务,有了马夫、登山向导等新职业,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旅游饭”。尕让彭措在石木结构的小磨坊里,把炒制好的青稞磨成糌粑,邮寄给成都的客人。“游客来旅游时,都愿意到我的小磨坊买糌粑和炒制好的青稞。一些游客回去后,又进行了网购。”

  面对交通红利,松潘决定再加一把“火”。松潘县委提出,协调推动川汶、郎川、川红高速建设,重点打造平松路、镇草路、草阿路等旅游风景道,加快建设岷江百里山水自驾观光廊道,织密通景、通乡、通村路网,优化4个动车站点服务配套。

  川青铁路上动车呼啸而过,更多偏远村寨有望像上泥巴村一样,搭上时代“列车”,飞速向前。

(责编: 于超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高原上种出江南果蔬 亩产值提高20余倍

    “浙江省桐乡市投入援建资金约700万元,与松潘县共同打造桐乡松潘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嘉红100’是首批试种品种之一。数据显示,与种植青稞等传统农作物相比,搭起大棚、种上新品种果蔬的园区土地,亩产值提高了20余倍。 [详细]
  • 海拔3000米的香甜滋味 高原水果小番茄迎丰收

    据介绍,近年来当地坚持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新型致富产业,引导群众更新种植理念,着力打造高原生态特色农业产业园。这一举措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也让当地农民通过入股分红和领取劳务工资等方式实现了增收致富。 [详细]
  • 松潘三大独特高原赛事 年均吸引超五万人次

    近年来,松潘以赛事为媒、旅游为体、文化为魂,倾力打造了松潘古城半程马拉松、黄龙极限耐力赛、雪宝顶冰雪登山节三大核心品牌赛事,海拔2850米的松潘县城,成为很多高原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入门地”。 [详细]
  • 高原农特产品出省还“出海”

    松潘以前的电商基础并不好,从桐乡市引入电商模式、电商人才后,消费帮扶有了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农特产品的销量得以快速增长。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