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西藏昌都市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发布时间: 2024-10-24 09:16:00 来源: 西藏日报

  昌都市森林资源丰富,林地面积501万公顷,位列全区第二,森林面积382万公顷,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近年来,昌都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地域和生态优势,大力倡导群众发展林下经济,促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让林下“小伞”撑起群众增收致富“大伞”,鼓足群众的“钱袋子”。

  随着雨水的增多,昌都市各县区乡村葱茏的山林间,獐子菌、松茸等野生菌相继破土而出,像一朵朵胖乎乎的“小伞”煞是喜人。每年在野生菌上市的黄金时间,村民们纷纷涌入山林采摘菌子增加经济收入,在山林间、收购点、企业里到处都是为野生菌忙碌的人群。

  “寻找菌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天一亮,我就进山了,从早上采到下午,采得多了就拿到县里或者市里的市场上去卖,有时候一天能卖一千多,卖不完的就留下自己吃,可以炖汤、炒菜,很是美味。”在昌都市第一综合农贸市场,察雅县烟多镇村民扎西满脸笑容地告诉记者,獐子菌、松茸等菌类在昌都市境内分布很广,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晚上8点,芒康县洛尼乡洛尼村村民贡秋久尼骑着摩托车载着两编织袋的獐子菌,来到位于县城的芒康县藏东商贸有限公司。“我这两袋差不多有80多斤,这家公司一斤獐子菌的收购价20元至30元不等,我今年靠卖菌子已经有近2万元的收入了。”贡秋久尼说。

  “除了村民自己把采到的菌子送过来外,我们也会专门派人去乡镇的收购点上去集中采购,有时一天最多能采购4吨松茸,1吨獐子菌。”芒康县藏东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施灿鑫告诉记者,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来,通过收购野生菌累计为当地农牧民群众增收2000多万元。

  “今年,我们公司接到了韩国客户80万元的订单,我们有自己的物流冷藏车,在昆明和成都也有分销商,基本上当天发货当天就能到。”施灿鑫说。

  芒康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芒康县雨热同季,气温适中,降水集中,光照理想,为松茸、獐子菌等野生菌类稳产、高产、优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年8月,芒康县宗西乡宗荣村党支部以‘党建+文旅’工作思路为抓手,以藏东之‘茸’为主题,在海通沟举办了2024芒康县宗西乡宗荣村第一届松茸采挖节,有效促进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据昌都市商务局相关人员介绍,为打开昌都特色优势产品新通道,开拓国际市场,市商务局深入11县区实地调研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将从事松茸、獐子菌等野生菌类食品加工销售等企业,列为重点外贸企业培育对象,实现了昌都特色产品外贸企业量与质的突破。今年,昌都市完成新培育外贸企业4家,实现了第一批近15吨、价值约74万元的冷冻獐子菌、冷冻松茸首次走出国门,顺利进入韩国市场。

  昌都市长江上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扎西曲珍告诉记者,近年来,市林草局充分发挥林草资源优势,始终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以林下产品采集及加工为主的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林下产品采集面积1.18万亩,包括松茸、獐子菌、贝母、红景天等的各类林下产品采集共计400多万斤,预计产值达2亿元,带动近6万名群众实现人均增收4000元左右。

  “绿水青山”颜值升,“金山银山”成色足。林下野生菌的销售热潮一年只有三个月,但昌都林下农特产品的市场还有广阔天地等待挖掘。接下来,昌都市将持续深耕林下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及销售方式,让绿色生态“红利”持续释放,护航更多群众阔步迈向乡村振兴路。

(责编: 郭爽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日土县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

    近年来,阿里地区日土县用实际行动守护高原净土,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思路,以生态带经济,以经济促生态,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 [详细]
  • 阿里今年以来实施重点项目513个

    21日下午,记者在自治区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阿里地区统筹推进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工作,全地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稳定增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