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九月,在日喀则市白朗县嘎东镇成片的青稞田里,金黄的麦穗迎风摇曳,收割机来回穿梭。看着丰收的土地,驾驶收割机的坚参脸上就不自觉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回首2024年西藏农牧业发展,成绩喜人: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10万吨新台阶,由2023年的108.87万吨增加到112.9万吨,产量净增4.03万吨,增幅3.7%,其中青稞首次突破85万吨,达到88.8万吨。
“2024年,西藏圆满实现了‘粮食总产量保持100万吨以上’的目标任务,并再创历史新高。保持粮食丰产丰收,是推进西藏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陈以生说。
一个个鲜活的数字,串起了西藏农牧业2024年奋斗的足迹。这一年,西藏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按照“稳粮、兴牧、强特色”工作要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狠抓各项措施落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工作,粮食、青稞产量均创历史新高,呈现面积、产量、单产水平“三增”良好态势。
民以食为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过去一年,西藏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逐级签订《西藏自治区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书》,千方百计“稳面积、增单产”,全力夺取粮食丰收。
全年全区共落实粮食播种面积299.1万亩,增加7.2万亩,超出国家下达任务18.3万亩,其中青稞播种面积230.1万亩,增加7.23万亩;
全面开展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在粮食主产区建成县级党政一把手责任示范田35个,青稞标准化生产基地120万亩,实施粮油绿色高质高效面积190万亩;
全区粮食单产水平达到377.47公斤/亩,同比增加4.5公斤/亩,其中青稞单产水平达到385.92公斤/亩,同比增加7.4公斤/亩;
……
一串串亮眼数据的背后是一项项扎实有力的举措。陈以生介绍,2024年,西藏增加青稞“一喷三防”、大田良种差价补贴试点补贴政策,落实资金3200万元,进一步激发了农牧民种粮管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区、市、县三级财政持续强化投入,深入落实化肥、农机、农药、良种、有机肥等惠农补贴政策,累计投入资金超3亿元。持续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青稞最低收购价达到4元/公斤,售粮大户奖励金额提高到12.5万元。
“每到粮食播种季节,县里就会派农牧科技人员下来指导。”那曲市索县加勤乡群众才旦说。送技到田,服务到家,2024年,西藏共组织区、市、县、乡四级5000余名农牧科技人员深化农业科技包保,推广35项实用技术,在稳粮保供、增产增收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补短板强弱项奠定丰收基础。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区累计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43.49万亩,新增和改善耕地灌溉面积67.94万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7.2%以上。“喜玛拉22号”“藏青2000”等良种推广面积达200万亩以上。全年开展撂荒地复耕复种1.22万亩,利用余热资源在有条件地区开展复种20余万亩。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陈以生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把粮食安全和稳产保供作为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持续提升粮食特别是青稞生产能力,坚持稳面积、增单产、提品质协同发力,深入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深度融合,全面巩固粮食丰产丰收基础,推进农业生产新发展,不断推动西藏农牧业工作再上一层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