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江达县生态富民建设美丽家园
近年来,西藏昌都市江达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实施退耕还林、造林绿化工程,全县林地面积46万余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0.62%。在生态效益不断显现的同时,江达县着力将绿水青山打造成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使得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办村级苗圃,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江达县投资479万元在汪布顶乡、波罗乡、娘西乡、岗托镇4个乡镇建设集体苗圃132亩,新建3座育苗温室大棚,实现育苗40万株。在群众自行解决用地、江达县林业与草原局提供苗木并聘请技术人员定期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的基础上,采取回购方式,按照当年昌都市苗木出售价格回购村级苗圃苗木用于全县造林工程。截至目前,已回购苗木23万株,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62户811人实现增收69万元。
建生态项目,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拓宽。江达县累计实施森林抚育项目14.3万亩,兑现劳务费1647.96万元;实施森林恢复造林26280亩,兑现劳务费845.28万元,带动贫困人口956户4118人增收;完成重点区域公益林建设8919亩,已兑现劳务费85.94万元;完成防护林体系建设5187亩,种植川西云杉苗64.9万株,兑现劳务费、管护费、病虫害防治费530余万元,带动828名贫困群众增收;完成波罗、邓柯两个乡镇经济林种植512亩,种植苹果树20480棵,预计带动40户15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
抓岗位履职,全县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江达县制定出台《江达县生态脱贫岗位管理办法》等7个管理制度,全县共招收生态补偿岗位人员22657人,覆盖建档立卡劳动力和大部分边缘户劳动力;该县林业与草原局专聘公益林专业管护站管护人员52名,定期开展林区巡护工作,及时登记巡护记录,进一步完善各类林业岗位履职尽责台账;江达县生态补偿组每半年开展一次生态补偿岗位人员履职情况考核,各乡(镇)每季度考核一次,根据考核结果及时兑现岗位资金,3年来累计兑现岗位资金1.3亿余元。
-
西藏类乌齐县启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
近日,为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根据《类乌齐县2019年“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方案》,类乌齐县全面启动“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详细] -
西藏昌都市芒康县首个生态监测站今年投用
西藏昌都市首个县级生物多样性生态监测站——芒康县生态监测站建设项目于2018年8月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详细] -
西藏昌都市生态文明建设显成效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大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不断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切实保护好藏东高原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