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教育

春风化雨书新卷

潘璐 发布时间:2018-06-15 09:18:00来源: 西藏日报

初夏时节,走进米林县中心小学,一阵阵悠扬动听的琴声从教学楼里传来,原来是二年级的同学正在学习弹奏电子琴,随着孩子们稚嫩的手指按下琴键,歌曲《小星星》优美的旋律流淌出来。

这是米林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真实写照。近年来,米林县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时代、新起点,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以规范管理为抓手,紧抓“双语”教育、小学数学教育、中学数理化生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四项工作,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中小学“双语”教育普及率达到100%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双语”教育顺应时代发展,“双语”教育也成为西藏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针对幼儿语言模仿能力强的特点,米林县把“双语”教育融入学前教育课程中,通过听儿歌、说敬语、读故事等一系列举措,为学前“双语”教育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在保证各中小学校在开齐开足“双语”课程的同时,米林县还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目标,积极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各中小学校园广播站、中学“一周要闻”。

在规范学生“双语”字体书写习惯上,米林县除设置藏文书法室、开展汉字书法课以外,还积极开展“双语”演讲比赛、“双语”书法比赛、“优秀影片”进校园以及各类征文等活动,充分拓展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强化学生对中华文化、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平常工作中,还提倡教师用普通话教学,做到“双语”教学并重。

数学课程开课率达100%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优质的数学教育不可或缺,及时更新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对于提升西藏数学教学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米林县以数学课堂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从创设情境、提高小组合作、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有效评价四个方面提升教学质量,做到选择恰当的教学素材,创设适合教学的情境;做到教师备课、授课、作业布置、学生辅导、质量检测五个重要环节并重;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堂提问以及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

此外,米林县还成立全县各学科教研中心组25个,其中数学组7个,教研中心组由教研室教研员专管,做到资源共享、相互交流;把全县9所小学按照所处位置不同,划分为东、西、中3个片区,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形成校际交流、以强带弱、共同提高。

中学理化生课程计划完成率和实验课开出率达100%

中学理化生以及小学科学教学和实验课程质量,是米林县教育教学的薄弱环节。因此,加强实验教学的管理、规范实验课程流程、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是保证实验课程开出率100%的必然要求。

为此,米林县首先从加强师资培训指导、聚焦实验教学入手,积极开展各级学科教研活动,针对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会诊”,引导教师在教学中有总结、有反思。其次,依托援藏资源,利用广东嘉应学院与米林县“对口援藏”平台,在理化生课程上进行交流;依托与朗县中学“结对交流”平台,进行校际交流、开展教研活动。

在规范实验课程方面,米林县在开齐开足课时量的同时,以完成实验课程为重点、以提升学生兴趣为中心,积极规范实验课程。首先,成立了中学实验教学领导小组,配备理化生实验员,具体负责管理学校实验教学工作;其次,进一步健全了中小学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对仪器、药品做到了分类摆放;再次,完善了理化生实验的教学流程,形成了器材准备、讲解操作事项、教师演示、学生操作、观察现象、归还设备等9项操作流程,做到了学期有计划、有总结。

此外,米林县还坚持德育与传统文化并举创办特色学校。近年来,米林县各校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积极挖掘本县特色文化,以学生德育教育为本,以校园走廊、墙壁文化、课堂教学为途径,使学生德育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打造校园特色文化学习氛围。其中,米林县小学的“一楼一主题”、涵盖德智体美安全等多项内容的特色教学楼,卧龙小学民族特色舞蹈“扎西嘎巴舞”,派镇小学特色民族舞“鹰”舞,派镇小学墙壁“三字经”,羌纳小学门巴舞,南伊小学珞巴语言学习课,米林县中学“国学”特色走廊等,均为近年来米林县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结出的硕果。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抓机遇 促就业

    res01_attpic_brief.jpg
    近年来,西藏坚持就业优先战略,按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总体部署。[详细]
  •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全面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

    针对当前西藏依然严峻的就业形势,2018 年,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班子细致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通过大力开展政策宣传,主动联系对接市场,充分利用多方资源、搭建就业信息平台,深挖广开就业渠道等工作,不断转变毕业生就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