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教育

民主改革中的西藏公学

张翠娟 发布时间:2019-03-14 09:18:00来源: 西藏日报

  2018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为西藏的这所学校发来贺信,祝贺她60岁生日,也充分肯定了她60年的办学成绩,这所学校就是西藏民族大学。时光荏苒,在党中央的关心和关怀下,西藏第一所现代高等学府已经走过了60年的光辉岁月,但她曾经的美好年华仍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里,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西藏公学。

  意义深远:她为民主改革而生

  1958年,西藏公学在陕西咸阳诞生了。她是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基于民族团结和国家振兴的政治远见作出的英明决策,是党中央立足西藏长远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西藏和平解放后,毛主席和党中央对西藏的改革工作十分重视和关心,一再指示西藏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慎重稳进。鉴于西藏政治局势不稳定、民主改革的条件不成熟等原因,决定贯彻“六年不改,适度收缩”的方针。1957年3月,中央书记处贯彻毛主席提出的“六年不改”的方针和“西藏也要设立大学的”指示,专门讨论西藏工作,提出将刚参加工作又自愿学习的西藏青年送往内地培养,为将来改革准备干部。邓小平在做会议总结时指出:“几千人回内地学习,这是西藏一大革命,有其深远的历史意义。”遵照中央关于西藏在内地自行办学的指示,中共西藏工委成立了西藏干部学校筹备委员会和临时党委,开始了学校的筹建之路。

  中央为何要选用西藏公学这个校名呢?中共西藏工委曾向中央建议采用西藏学院或西藏人民学院,中央认为使用西藏公学的名称较为适宜。一方面是从长期培养程度差别较大的各种入学学生的角度考虑;另一方面是从抗战时期我党创办的陕北公学和全国解放以来各地创办的民族公学在培养干部事业上发挥的作用来解释。学校筹建初期,西藏工委指示,西藏公学是一所干部学校,任务是培养适应民主改革需要的干部。很快,中共西藏公学委员会讨论通过了《西藏公学的方针和任务》,承担起为西藏日后进行民主改革培养具有较高政治觉悟和一定文化水平的民族干部的责任和使命。西藏公学这个校名饱含着党中央对学校的期望和要求。经过历史的检验,西藏公学的命名再合适不过。

  使命光荣:她为民主改革而战

  2019年藏历春晚的朗诵节目《我们一起走过》刷爆了朋友圈,它勾起了几代人对西藏民族大学的温暖记忆。“记得在60年前,我们这些翻身农奴的子女,第一次走出家门,走进了党中央为我们创办的这所新型的学校里。在那里,老师用慈母般的关怀、帮助、爱护来教育培养我们。我们这些目不识丁的孩子,在a o e b p m f的诵读声中,学会了一个又一个汉字,我们在那时所有的记忆,都已经融入到了这个小小的校徽上,它的名字叫西藏公学。”原西藏公学学生仓姆拉深情地说出了这段话。

  西藏公学首批学员3415名,学员年龄差距悬殊,有的三四十岁,也有十二三岁的。80%以上出生在翻身农奴的家庭,绝大多数是既不懂汉文又不懂藏文的“双文盲”。为了让他们尽快掌握汉语,学校统一将拼音文字作为工具,突击学习汉语的认识。教师按照汉语的规律和特点,在课堂上开展形象化的教学,充分运用直观教具,看图说话,见物说话。“教学形象化、辅导多样化、生活汉语化”的速成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妇联原副主席巴桑曾在《我的母校——西藏民族学院》一文中谈到拼音学习对她成长的影响:“学校把汉语拼音作为我们学习汉语文的工具来突击学习。无论从时间还是精力上,我下的功夫都比较多,掌握得比较扎实,这为我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我回到西藏后的一段时间里,因藏汉文基础不太好,所以在工作中做记录或跟同学写信等,都是用汉语拼音代替。”“当时学生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他们学习的精神也很让人感动,如果白天学习的拼音汉字没有消化,晚上熄灯以后,他们就拿着手电筒在被子里学习,有的偷偷起来跑到路灯下学习。”原西藏公学教师胡秉之老师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颇有感慨地说。学校美学专家于乃昌老师曾说,这些学生虽然不是我们概念中的大学生,但他们朴实的精神面貌和刻苦学习的态度,本身对我们是一种教育。老师专心钻研教学方法,学生刻苦认真学习,他们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毛主席曾说:“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自筹建之日起,西藏公学筹建委员会就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中心位置,政治教育是全部教育的中心,把政治思想工作和一切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党、团组织,通过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学员的基本觉悟,以期日后在西藏革命斗争中经得起风险的考验,使之逐步锻炼成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民族干部。这些获得解放和新生的学员,在政治活动、文化学习中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政治觉悟和文化知识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迅速提升。

  1959年3月,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与国外反动势力相勾结,公开发动武装叛乱。国务院命令解散西藏地方政府,彻底平息叛乱。这个命令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也代表了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百万翻身农奴的坚决拥护。消息传到学校,几千名师生立即举行了声讨大会,愤怒谴责叛乱分子分裂祖国的罪行,坚决以实际行动回击叛乱分子,同学们纷纷向校党委请战,要求回到西藏参加平叛斗争,一封封决心书、请战书送到校党委。

  学校有2100余名师生奔赴了平叛斗争的现场,他们英勇斗争,数十名学员血洒疆场,涌现出一批平叛英雄。西藏公学工作团玉隆队68道班工作组3月8日黎明前发现匪情,机智勇敢地同数倍于我的敌人坚持了四个小时的战斗,保卫了公路交通和人民财产。他们被亲切地称为“西藏公学五勇士”。平息叛乱以后,一场彻底摧毁农奴制度的民主改革运动在西藏陆续展开。西藏公学的学生又投入到了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运动中。他们本身就是农奴或农奴的子女,与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他们立场坚定,能够很好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是民主改革的先锋。

  经过实践的检验,西藏公学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为民主改革培养出了有较高政治觉悟和一定文化水平的民族干部。

  继往开来:她为新西藏接续奋斗

  1960年民主改革取得了伟大胜利。为适应西藏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新形势,西藏工委要求学校,除了继续培养政治干部外,还要在翻身农奴中尽快培养出一批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1959年成立藏文专修科,成为西藏教育史上最早的专科专业。1960年先后创办了农业、畜牧兽医、会计、邮电、卫生、机电、师范等7个专业和行政训练班。西藏公学逐步实现了从培养民主改革的干部到培养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的转变。从1960年的7个专业,到1970年文化会计队等7个队,到1987年政治系等10个教学机构,到2010年成立人文学院等12个学院,到现在14个学院(部)的教学构架。学校的发展始终紧密贴近西藏发展实际,西藏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西藏什么时候需要,学校就什么时候输送。只要西藏需要,有条件要办,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办。

  如今学校经历了西藏公学、西藏民族学院、西藏民族大学三个历史阶段,学校是西藏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从建校之初的干部培训到后来的专业教育,再到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创造了西藏高等教育的诸多奇迹,是西藏高等教育的孵化器,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科学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在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和西藏高等教育史上确立了自己独特的历史地位。

  学校被誉为“西藏干部的摇篮”。先后培养了8万余名“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各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成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力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藏民族大学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精神为指引,进一步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以一流的业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献礼!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废除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是历史必然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在漫长历史长河中,西藏各族人民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与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应有贡...[详细]
  • “亚联女足日”女孩足球节西藏拉萨分站活动举办

    zhaory9374_s.jpg
    日前,由中国足协主办,西藏拉萨市体育局承办,城关区教育(体育)局协办的2019年“亚联女足日”女孩足球节拉萨分站活动举办。来自拉萨市第一中学、拉萨市第四中学、北京小学的80名女学生参加。[详细]
  • 周末节假日 西藏拉萨17所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

    今年,继续有17所中、小学的体育场馆在每周六、周日、寒暑假及节假日等非上课时间对外开放,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了保证校园环境和安全,城关区教育(体育)局希望广大市民群众,遵守相关规定,保护校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