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多:带动更多群众致富
走在西藏昌都市江达县生达乡洛玛村的街上,“向前家服装店”的招牌格外显眼,店主土多告诉我们,“向前”是“永不后退、努力再努力”的意思。
近年来,江达县坚持“扶贫先扶智,扶勤不扶懒”的原则,整合优化资源,集中力量,以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为目标,在全县范围内全面铺开“四扶”激励工程建设。
今年23岁的土多是江达县生达乡人,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曾到北京闯荡,因为文化水平不高,过程并不如意。
2018年,土多回到了家乡。在“四扶”政策的帮助下,他开起了服装店。由于物美价廉,店里生意很是红火。在土多的店里,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货品。除了好看的棉衣,还有他自己根据当地人的喜好定做的帽子,质地厚实、款式多样且价格要便宜。
土多说:“店里的价格比外面便宜,因为进货的地方不同。开始时,我去广州跑了很多厂家看货,一直都有合作。现在打电话微信就可以订,不用自己进货,可以卖便宜点,比较受欢迎。”
在服装店有了盈利后,土多并没有满足于现状。通过“四扶”政策的层层审核和考察,土多申请到了5万元的无息贷款,每年仅需要还1万元的本金,再加上与两个合伙人自筹的15万元,开起了“阿爸牧民饭馆”。
土多说:“打申请前,我就一直想再开一家店。但我是建档立卡户,资金不够,我就向村里申请。现在这两个店子一天营业额有2000元左右,有时能达3000元。”
土多告诉记者,他回到家乡开店,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让自己家里脱贫,另一个就是为改变家乡尽一份力。
从外出打工再回到家乡创业,土多收获了很多经验,也有了新的想法。通过经营服装店和饭馆,不仅自己赚到钱,也影响了不少身边的年轻人向他学习,共同改变自己的家乡。
如今,土多的服装店和餐馆年收入加起来有10万余元,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他告诉记者,他的梦想远不止于此。目前,土多计划开一个工厂,加工本地土特产,改变家乡的现状,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
西藏阿里民企对口帮扶点亮“脱贫灯”
阿里地区自2016年启动“十企帮十村”精准扶贫行动以来,帮助贫困群众“扶起精气神、点燃脱贫灯”,扶贫成效显著。[详细] -
西藏林芝巴宜区杰麦村亚热林藏家乐的“致富经”
提起成立藏家乐的原因,布路说,林芝最好的资源就是自然风光,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顺应自然,合理规划,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我们林芝的美。[详细] -
治边稳藏政策好 脱贫致富奔小康
截至5月底,西藏边境小康村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72.96亿元,长期不通路、没有电的边境村庄,修通了柏油路,能收看电视节目、能上网购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