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原创

【风雪征程忆当年】胡金安:拉着马尾巴翻越二郎山

王淑 发布时间:2019-04-18 09:38: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祖国的统一,人民的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和西北军区派出部队,执行中央决策,从四川、青海、新疆、云南四个方向向西藏挺进。进军西藏、经营西藏的任务主要交由十八军。进军西藏的先驱们用他们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书写的故事虽早已远去,但其内涵却依旧激荡人心。那个特殊年代里,那段走进西藏、建设高原的故事今天正由亲身经历者、参与者和记录者娓娓道来,虽历久却弥新。

  中国西藏网讯 “刚开始我确实走不动,翻越二郎山,我是拉着马尾巴上去的。后来连长批评我,你都走不动了马怎么走得动,不准拉马!后来我就不拉马尾巴了。”回想起多年前这段进藏经历,曾是进藏部队十八军53师157团战士的胡金安,依然历历在目。今年87岁的胡金安,在69年前,曾跟随中国共产党完成解放大陆最后一片土地的任务。


图为原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胡金安接受采访。摄影:孔夏

  主动参军 独生子自愿支援进藏

  1950年初,当全国大多数人都沉浸在翻身做主人的喜悦中时,西藏人民还生活在黑暗的农奴制社会。为了使西藏人民早日摆脱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毛泽东主席作出了进军西藏的指示。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胡金安同十八军战士一起,毅然投身到解放西藏的革命队伍中。

  1950年1月,党中央、毛主席发出了“进军西藏,解放藏族人民,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出西藏,巩固国防”的庄严命令。“毛主席的这一庄严命令,使我深受鼓舞,于是主动报名,自愿进藏。”“我所在的一野二十六军支援进藏时,部队召开了动员会,讲了西藏的地理位置、人口情况、生活习惯、当时的形势等,我对西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为胡金安是家里的独子,考虑到这种情况,领导没有接受他的报名。但胡金安依然坚持,谈及此,他情绪激动地说:“这次行军是解放大陆最后一块土地,我参军以后没有受过战争和战火的考验,这次不参加,就没有机会了。而且对于共产党的恩情,我无以报答。”胡金安革命意志坚定,最终成为了进藏部队十八军157团一营二连小炮班的一名战士。


图为年轻时的胡金安。图片截取自西藏卫视

  艰苦大行军已做好充分思想准备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严格贯彻执行党中央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无比坚强的毅力,克服了高原自然环境带来的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跨过各种复杂的地形,冒着空气稀薄的折磨,忍受着饥寒和疾病的痛苦,一步一步地完成了光荣而悲壮的和平大进军,实现了把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的进藏誓言。这是继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之后,世界军事史上又一次最漫长、最寂寞、最艰苦、最悲壮、最震撼的大行军。他们说:“困难在我们眼里从来都不算什么,我们要吃大苦,耐大劳……”

  行军过程中,十八军副政委王其梅还专门为十八军战士上动员课,他说:“进军西藏是一项非常光荣而伟大的任务,一路上会很艰苦,和当年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相比,我们还是好多了,我们就把这次的任务当作第二次长征吧。大家不要以为我们解放了西藏就大功告成了,我们还要一起做好适应西藏、长期建藏的准备。”

  谈及“第二次长征”,胡金安提到,进军西藏是集全国之力量,在党中央十分关心、在全国支援的情况下进军。可红军当时不一样,前有追兵,后有堵截,天上还有飞机轰炸,没有后勤供应,装备很破烂,在这种情况下北上抗日,要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吃树皮……吃煮不熟的皮带竟算是改善伙食,“红军当时那么苦,我们吃的苦又算什么呢?”胡金安说,“我当时是自愿报名进入西藏,自己已经做了充分的吃苦的准备,并不觉得有多苦。”

  翻越二郎山 天路漫漫行军艰难

  “二呀嘛二郎山,高呀嘛高万丈,枯树黄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岗,羊肠小道难行走,康藏交通被它挡。二呀嘛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修到那西藏……”歌中的二郎山是川藏线上的一道险关,也是内地通往青藏高原的第一道屏障。进军西藏,征途漫漫,翻越二郎山,意义重大。


图为十八军行进在进藏途中。翻拍:孔夏

  二郎山的天气波诡云谲,“一年四季分不清,一天四季倒分明。”胡金安所在的部队走到半山腰,突然下起了雨。此时,天也黑了,为了第二天继续翻山,部队就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半山腰的路边休息,“把帐篷顶在头上,山上的水流下来,就从我们的背包下面两双胶鞋的缝隙处流过去了,衣服打湿了也不管,继续打盹。还有的战友依然在行军,累到走着也能打瞌睡。”

  山上下雪的时候,有一天发现,炊事班不见了,“结果是炊事班睡觉的时候,雪把帐篷压垮了,他们被埋在里面,大家找到搭帐篷的地方,又把他们扒出来。”一部分同志得了雪盲,眼睛睁不开。后面的人抓着前面人的背包,排着队行进。进藏之前,每个人发了太阳镜,但有的人在行军过程中掉了或丢了,就拿牦牛尾巴或头发挡着眼睛,但还是得了雪盲。“下坡的时候,脚底下是滑的。有一次我脚下打滑,‘粗溜’就滑下去了,滑下去以后就是悬崖。眼看就到悬崖边上,我稍微一侧,身体由于这个惯性就转过去了,我救了我自己一命。”回想当初,胡金安依然心有余悸。

  “当时行军路上最困难的是高原缺氧。”那时的十八军因对西藏了解有限,并没有缺氧这一概念,他们将缺氧这一现象视为“瘴气”,“走之前要吃奎宁,预防瘴气,吃到最后,竟全身发黄。”其实,奎宁对治疗高原缺氧并不起作用。

  胡金安所在的部队每个人负重60斤,包括10斤干粮、一件皮大衣、藏式帐篷、两双胶鞋、被子、炮弹等。翻越二郎山时,有很多羊肠小道,路不好走。负重较多,牲口也累。“路边有很多野草,马吃了路边的草,坏事了,草里掺杂了醉马草,吃了醉马草马肚子就发胀,马匹走不了几步就躺下了。于是,马身上的负重就分担到每个人身上。每个人已经负重60斤了,还要背着动物身上的辎重,扛着这么多东西翻越二郎山很是艰难。”

  “刚开始我确实走不动,翻越二郎山,我是拉着马尾巴上去的。”胡金安谈到,他这么做是因为遇到了情况,翻山之前要经过一条河流,为了不湿鞋袜,过河的时候就脱了。河里的石头上面有青苔,石头很滑,一不注意,脚下就划了一个很深的口子,卫生员简单包扎了一下就又开始行军。“因为走路不便,就这样,我才拉了马尾巴。”这时的胡金安,才17岁。牲口,对于进藏部队来说,是“依靠”,几千公里的征程,物资负重大部分在牲口身上。勇敢翻山的胡金安,在被领导训斥后,深明此理。“之后我再也没拉过马尾巴”,胡金安说。

  粮食短缺 吃野草、代食粉等充饥

  “解放西藏,不吃地方”是毛泽东从西藏的经济、政治出发,体恤藏族人民疾苦,提出的一项重要指示。进藏部队所需物资由内地供给。在进军西藏初期,朱德总司令于1950年2月初写信给西南军区负责人时指出:“进兵西藏,粮食难以接济”,可以“购买本地牛羊肉为主食品,购酥油及青稞麦为副食品”;“在肉食上不习惯,可用野菜伴肉煮汤,吃少量青稞,一月内可习惯”。朱总司令特别强调:“购牛运粮,随军前进,粮完可吃牛肉,红军北上有此经验。”

  图为进藏部队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购买所需物资。图片翻拍自《辉煌的二十世纪新中国大纪录•西藏卷(1949-1999)》。摄影:孔夏

  但由于西藏远离内地,有高山大川阻隔,运输任务艰巨。前期有自备粮食代食粉(用黄豆、白面等磨制而成),尚可解决吃饭问题。随着行军任务的深入推进,前方粮食不足,后方供应不上,再加上购买的牛羊有限,十八军在进军西藏时,会出现没饭吃的现象。遇到此种情况,战士们只好在宿营时到处去挖野菜、草根、蕨麻等煮着吃。

  “粮食供应不上,也会吃野菜。但野菜较杂,会出现误食毒野菜的现象。当时有一个班中毒了,给他们喝肥皂水催吐,吐出野菜,才挽救了一个班战士的生命。”

  在粮食匮乏的年代,面对地形险峻的情况,战士们凭借顽强的意志和无比坚韧的毅力,踏上进军西藏的征途,为“老西藏精神”及“十八军精神”作出了生动注解。(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淑 孔夏 王媛媛)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