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名家聚焦:GPT-4来了 翻译会是文学领域最先“失守”疆土吗?
中新网南京3月19日电(记者 申冉)“翻译的工作大部分都可换成机器来做了。”“一本书一个多小时翻译完成,99%可用。”“ChatGPT让我们在这个技术不断迭代的时代深思,创作是什么,又将面临怎样的未来”……18日,首届中国青年文学翻译家论坛在南京召开。对于近期在各领域掀起“巨浪”的人工智能科技革新,与会的中国文坛青年翻译家、文学家和学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3月15日,OpenAI公司发布了新一代语言模型GPT-4,并宣称其在某些方面的性能“可与人类相媲美”。事实上,在ChatGPT诞生之前,人工智能已在多个领域展示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甚至包括绘画、诗歌、音乐等人类曾经认为不可能被机器替代的感性创作领域。
已尝试使用过ChatGPT的年轻作家小白坦言,“我无法想象,仅仅是两三年的时间里,人工智能就发展到这个地步。有人试过,用基于GPT-3.5的程序翻译一本书,可用率高达99%,只需要一个多小时。今后翻译工作会有怎样的变化?其实我觉得我们就是在经历着这样一种变革。”
“GPT-4时代还用翻译吗?”提出这样反问的是作家黄昱宁,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
“在技术不断迭代的时代,感受到了创作的危机。”中国作协创研部理论处处长、研究员岳雯直言。“ChatGPT的出现让我们重新思考创作是什么,或者说面对的是怎样的未来。这也是本次论坛召开的根本契机之一。”
对于这些疑问,与会者纷纷给出自己的观点。
小白认为,“原作者在写作时产生的深层次意向意图,是需要人类翻译家去分析的。至少从目前来看,机器人对我们还无法做到‘心中有数’。这就需要译者去把握,或者说由译者来给程序指令、定向,这大概是译者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就我所了解和接触的情况来看,机器翻译还是以大量数据为基础,内容中规中矩。在真正的文学创作面前,技术仍然会有一个阶段性的瓶颈,不是完全可以轻易跨越的。特别是文学翻译中的文化障碍、个性化的修辞、上下文意思的信息配比等等,这些都是需要人脑去取舍的,暂时没看出机器人在这方面的优势。”黄昱宁表示。
但世界各国文学作品早已被网络浪潮所改变,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家、英语译者于是提出,“我已经感受到了,科技和新媒体正潜移默化着写作。文本越来越简单化、扁平化。特别是科幻题材的作品,翻译过来后很难看出中外作家的作品有多大的区别。”
对于这一趋势,小白也表示认同,“无论是中国文献或者是西方文献,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容易翻译,已缺乏多层次的复杂度。这也是对我们创作者提出的挑战,如何保住文学的复杂性,保住文本复杂的意向意图,这就是文学和翻译领域还需要人类工作者存在的理由。”
就此话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作家毕飞宇则表现得更为乐观,“虽然大部分翻译工作确实可以用机器替代,但创作是无法替代的。ChatGPT的到来,对人类的创作行为来说不是灾难。当机器代替人的体力劳动时,为了消耗体能,人类创造了自己的健身方式。当机器代替了人类的文字工作时,人类会为自己的表达愿望创造出更为主动和活跃的方式。”
“但我仍然希望自己的作品是被人类翻译出来。”毕飞宇表示,“毕竟创作是人类的本能,其中的感受可能机器大脑无法处理。”(完)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