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文化街区 聆听传统与现代合鸣
西街历史文化街区是龙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核心的部分,承载了一代代龙泉人的乡愁。
在岁月流转中,街区整体建设、设施道路逐渐老旧,居民生活环境越来越差。2018年,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开始改造提升,我们围绕打造“老年人的记忆、年轻人的时尚、外出龙泉人的乡愁、来龙游客的必游地”这一目标,着力下好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四步棋。
因风吹火、照纹劈柴,才能留住城市特有的文化特色和建筑风格。立足于街区特有的建筑风貌、结构、肌理、文化遗产和丰富的传统商业生活业态,我们编制了街区总体规划及市政管网、消防、发展研究和业态规则等专项规划,街区的保护利用工作有了路线图和对照表。
改造过程中,各部门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江边、后里边,先西边、后东边”的时空顺序,渐进式开展工作。先从基础设施开始,然后进行危旧房改造和区块立体整治,逐渐从龙泉溪的溪边向核心区块推进。
危旧房综合治理与住户息息相关。由于这里户与户紧挨着居住,住户间产权纠纷比较多,我们便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疏通,解开大家的“思想疙瘩”。房屋修复好后,老街坊们看到自己的老宅不仅环境更好了,而且充满了记忆的味道,不由得喜笑颜开。目前,我们已经修缮完成219户危旧房,还有129户正在进行设计、修缮。
与此同时,我们还注重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不断挖掘老建筑、老街区在当代的实用性,把它们的活化利用与文化惠民活动相结合。比如,马鞭厂修复后建成了“古城记忆”展览馆,目前,还在打造以“龙泉喜事”为品牌的5A级特色婚姻登记处,以现代方式呈现不同时代的婚俗美学。
如今,西街以崭新的面貌成为城市新地标,人气也旺起来了。除了活态传承剑铺、瓷铺、打铁铺、弹棉花铺等老字号,我们还引入了青年文创、阅读空间、中医药馆等新业态,一个“文化+旅游+商业”的复合型历史文化休闲街区让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塑造着新时代龙泉人的城市记忆。
把“立体的诗篇”读给更多人听
讲述人:天津市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志愿讲解员 张振东
五大道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的叫法,特指由马场道、西康路、贵州路、成都道和南京路这“三路两道”围合的区域。各种风格的建筑汇集于此,堪称“万国建筑博览会”。
“汉唐时期看西安,明清时期看北京,近代百年历史看天津,天津的缩影和精华在五大道。”五大道上的每座建筑都在穿行的岁月里留下了沧桑的故事,虽然沉默不语,却是立体的诗篇。
几年前,我遇到了十几位自助游的外地客人,他们抱怨五大道上“只有房子,没有特别值得看的”。我主动上前:“给我一刻钟,我让您爱上五大道。”随即,我从几个维度进行讲解,除了介绍各式建筑风格外,还讲述了五大道上的历史变迁、名人故事……游客们听得津津有味,连连夸赞:“多亏遇到了您,这次没白来。”
为了讲好五大道的故事,我走遍了各大图书馆、档案馆和书店,通过查阅资料、走访专家学者和名人后代,搜集了大量历史和人文故事。这些年,我始终以爱国为主线,以传承为主题,以住在五大道上的名人家风家世为重点,把值得回味的鲜活历史讲给大家听。
不光自己讲,我还坚持传帮带,培养更多讲解员。20多年来,我讲解超过5000场次,受众超过60万人,书写笔记50本,带出学员1000余人。我的儿子张大林,也接过了我的接力棒,义务讲解已有10年。我们还成立了“少年学习之星红色故事宣讲团”,组织小团员们利用节假日在五大道上为游客义务讲解,成为一道别具特色的风景。
近些年,政府部门投入了很多资源开发五大道。五大道上的民园体育场,改造前已使用了100年,现如今改造一新之后,成了天津的城市会客厅和旅游聚客场,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游览。
我今年80岁了,仍然热衷于为五湖四海的朋友们介绍五大道的精彩故事,让更多人爱上五大道就是我的心愿。
古城皮影演绎今昔万千事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皮影戏(四川皮影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阆中“王皮影”第七代传人、四川川北皮影艺术团团长 王彪
我11岁就跟随父辈们学习皮影戏,如今已有48年。20世纪80年代中期,老百姓的文化娱乐方式逐渐发生变化,曾经备受喜爱的皮影戏渐遭冷落。年轻的我只好去外地另谋生路,可心中深藏的“皮影梦”始终不曾消逝。后来,阆中提出保护古城,将华光楼街区规划为历史文化街区,并给我们提供了非遗展示场所,我便欣喜地回归了“老本行”。
近年来,阆中又对华光楼等重点文物进行了灾后全面修缮,实施了维修加固,恢复了建筑原有形态和风貌,同时,拆除了古城内不协调的现代建筑。
2018年,王皮影博物馆建成,次年正式开放,成为第一批四川省非遗项目体验基地。我们的表演内容紧跟时代步伐,在节目编排上,不仅结合时代主旋律,还增加了现代元素,寓意和效果都得到了提升。我们还创设了红色皮影戏《飞夺泸定桥》,精心雕刻“春节老人”落下闳等艺术形象,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观影需求。
2020年,我们艺术团重点开拓研学项目、探索文旅融合,创编呼应时代的新型皮影剧目。我们在阆中、成都等地建立皮影研学基地,创作现代光影科技与传统皮影技艺相结合的系列新型剧目,让古老艺术在现代科技的助力下散发别样魅力。
现在,正值暑期,我们博物馆热闹非凡,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此参观游览、观看演出。我们的民俗文化园汇聚了老观灯戏、阆州情歌、巴象鼓舞、阆中傩戏等省市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游客可以在这里“一次过足瘾”。
古城保护,文化为魂。我们将继续编创风格多样的剧目,用皮影戏讲述历史、传承文化。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苏雁、龙军、禹爱华、陆健、陈建强、刘茜、李晓东、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明、崔建霞)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17日 07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