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两街区打造科创新枢纽与运河水岸公园城
人民网北京12月16日电 (李博)北京城市副中心管理委、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区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通州分局、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承办,组织开展了北京城市副中心0601、0402街区部分地块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活动,最终中规院与凯达、城建院联合体设计的“通西科创新枢纽、运河水岸公园城”成为优胜方案。
“站产城—自然—文化”融合创新
此次征集的城市副中心两街区地块总面积约180公顷,位于城市副中心北部,地处大运河生态文明带北部端点位置,南临五河交汇处和运河商务区启动区,是两条城市轨道交通与一条市郊铁路的三线换乘交通枢纽地区,在副中心空间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开展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旨在贯彻落实《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完善“一带、一轴、多组团”空间格局,示范市郊铁路、轨道交通与城市功能深度融合、一体化建设,打造水城交融的大运河生态文明带北部起点区和站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北京城市副中心0601、0402街区整体空间结构为“双核聚心,轴带塑形,坊院共生”,以通州西站、通顺路站“站产城—自然—文化”融合创新的站城一体化核心,引领地区功能生长和公共空间体系构建。打造创新集聚和文化彰显的特色轴带,构建产业文化轴带交织共生的空间形态。构建八大特色街坊,实现创新街区、运河水岸、生活社区等多元功能场景的复合共生。
打造创新宜居宜业的新城区
新城区将进一步完善优化副中心功能体系,完善与高端产业、精英人才相匹配的生活、服务、消费等城市功能。加强生产、生活和服务功能在枢纽地区的混合布局,保障城市运行效率和居民生活品质,促进“轨道上的职住平衡”。
新城区还将提升枢纽门户地区综合人口密度,统筹集聚就业岗位与居住人口。提供与运河商务区其他板块差异化的商务、商业、居住产品,增置灵活、混合的生产空间,承载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培育发展。
建设高效便捷舒适的枢纽门户
一体化地区以车站中心300米范围为基础,围绕“地下连站、地上联城”理念,打造“优行人、融万象、会呼吸”的枢纽。通过快达慢行枢纽交通体系,以及立体慢行网络和绿色廊道缝合枢纽内外、铁路两侧、运河沿岸,呈现出消隐入园景之中的市郊铁路枢纽,营造产城融合立体活力站城。
通州西站一体化地区以轨道站点为原点,结合车站中庭,打造东西畅达的公共通廊,缝合市郊铁路两侧,带动公共服务功能和自然景观渗入枢纽建筑空间,形成站城融合的宜人空间。
通顺路站一体化地区依托站点空间聚合作用,通过立体街区的打造和下沉广场的串联,塑造河岸边的围合式庭院商业组团,培育24小时活力商业文化街区。
塑造彰显古今风韵的水岸生态文化长廊
两大街区地块通过构建“多廊交织、核心点缀、主题多样”的生态绿地系统,联动温榆河与小中河水岸。
多廊交织是以温榆河、小中河滨水绿带为骨架,结合市郊铁路两侧防护绿地及主干道的林荫绿廊,构建贯通水岸、联动枢纽的多层次绿地廊道。核心点缀是以站前广场、下沉公园、邻里公园、口袋公园等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园广场点缀枢纽地区公共空间。
主题多样是通过建设临时文化与商业设施,丰富绿地的复合化利用,形成文化展示、艺术展演、休闲体育、科技试验等功能主题公园。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