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朝阳探索非遗项目产业化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2-12-17 13:18:00来源: 辽宁日报

  原标题:朝阳探索非遗项目产业化新路径

 

  本报记者 朱忠鹤

  核心提示

  日前,朝阳市正式对外公布首批非遗特色小镇和民俗文化村名单,9家非遗特色小镇和15家民俗文化村榜上有名。作为全省创新之举,朝阳此次推出的这份名单,不仅有利于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而且将有利于朝阳地区的乡村振兴。

  9家非遗特色小镇“按下”发展快进键

  暖色调的灯光下,一排排古朴典雅、造型别致的紫砂壶迎来一拨又一拨喜爱传统文化和紫砂文化的观众。

  “这把紫砂壶的纹饰,取材于红山文化的玉猪龙。”非遗传承人、北陶艺术总监艾雅芝一边向观众介绍喀左紫砂的悠久历史,一边讲解每一件紫砂壶的巧妙构思。听完艾雅芝的介绍,观众王德蕊迫不及待地拿起了一团紫砂泥,按照艾雅芝的指导,现场认真操作起来。“一直听说喀左紫砂出名,但真不知道它的历史这么悠久。今年春节,我准备带家人到这里现场感受下非遗技艺和紫砂文化。”王德蕊边做壶身边说。

  “北陶艺术”坐落在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利州工业园区公司成立了11年,主要以紫砂壶的生产与销售为主。“北陶艺术”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喀左县利州工业园区对紫砂产业的扶持,不久前,利州工业园区又获得了一项称号——“朝阳市非遗特色小镇”。包括“北陶艺术”在内的利州工业园区的所有紫砂壶企业,将在这个非遗特色小镇里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凌源市北街街道也同样获得了首批非遗特色小镇的称号。这个以国家级非遗项目皮影影雕为主打的街道,处处可见充满着传统文化气息的影雕元素。张佐飞的皮影雕刻工作室就位于北街街道上,听说街道获得了这个称号,这个多年从事影雕技艺的手艺人欢欣鼓舞,“凌源的皮影影雕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日前,朝阳市正式对外公布首批非遗特色小镇和民俗文化村名单,9家非遗特色小镇和15家民俗文化村成为名单中的首批成员。据悉,朝阳市此举为全省首创。

  朝阳市文旅广电局非遗科科长林爱华介绍,朝阳市今年年初正式启动非遗特色小镇和民俗文化村的申报工作,经过前期申报、实地考评、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流程后,该名单日前正式“出炉”。

  林爱华表示,朝阳市作为全省首批文化生态保护区,在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等方面一直积极探索新的模式。非遗特色小镇与民俗文化村的设立,就是尝试在加强非遗产业的聚集与发展、原生态乡村旅游与文化相互融合中的一个新路径。

  记者注意到,这9家非遗特色小镇既有喀左县利州工业园紫砂产业、凌源市北街街道皮影影雕产业等集聚区,也有朝阳市双塔区慕容街等集文化特色产品于一体的街区。

  15家民俗文化村“铺上”文旅融合富民路

  眼下,朝阳市建平县朱碌科镇下营子村的村民已经开始筹备明年的“跑黄河”民间灯会了。这个距今几百年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始于清乾隆年间,当时,中原一带的百姓闯关东来到了下营子村,将故乡习俗也带到了这里。“我连续两年参加过下营子村的跑黄河,那几天热闹,喜庆,看不够。”来自朝阳市内的居民吕天宇今年还打算到这里看“跑黄河”,再次现场感受传统民俗文化。

  每年农历正月十四至十六这三天,下营子村的村民们会自发在农贸市场前的广场上搭建16阵的“黄河阵”。在纵横交错的彩灯通道中欢腾跳跃,在载歌载舞中祈求新一年的丰收,每年元宵节前后,“跑黄河”成了吸引十里八乡、甚至远道而来的外地游客最隆重的盛会。“每年这个时候,朱碌科镇的饭店全爆满,‘跑黄河’成了当地的金字文化招牌。”建平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杨智宏说。

  在此次朝阳市公布的首批非遗特色小镇和民俗文化村中,建平县朱碌科镇下营子村、北票市长皋乡长皋村、凌源市宋杖子镇二十里堡村等15个民俗文化村榜上有名。据悉,能获评成为首批民俗文化村,既需要村子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需要村里有市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林爱华表示,此次推出的首批15家民俗文化村,每个村亮点不一,各具特色。按照规划,朝阳市下一步将开启“民俗文化村+”的创建模式。“民俗文化村+旅游”“民俗文化村+餐饮”“民俗文化村+民宿”等都将成为丰富民俗文化村的重要方式,也将成为乡村振兴的撬动点。“我们秉承发掘文化底蕴、传承文化脉络的理念,探索文旅融合方式,让大家感受朝阳本土人文精神、民俗民风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林爱华说。

  据了解,朝阳市将继续扶持和培养非遗特色小镇、民俗文化村,培养成熟一批后将再会命名一批。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