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北京市级行政执法免罚1.25亿元
本报讯(记者 孙莹)北京市去年全面推广行政执法免罚慎罚制度,持续提升执法服务水平,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记者昨天从市司法局获悉,一年来,市级行政执法机关共办理不予行政处罚案件25819件,免除罚款约1.25亿元。
去年,市人民防空办公室对海淀北部地区一块居住用地项目施工单位的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作出了不予行政处罚的决定,成为人防系统首个依法免罚案例。同时,执法人员对当事人进行了约谈,并要求其出具自觉守法的承诺书。
对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和北京推行的行政执法免罚慎罚制度。2020年,本市在人力社保、市场监管、文化市场等7个系统试点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和不予处罚清单制度。在形成可行经验的基础上,2022年正式出台《关于全面推广轻微违法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制度的指导意见》,在全市行政执法机关全面推行轻微违法免罚和初次违法慎罚。全市行政执法机关已基本完成不予行政处罚清单的编制和公布工作。
据了解,市司法局指导全市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广泛征求了专家、企业、公众等各方意见,依法明确不予行政处罚清单事项。同时,制定了一批专门适用于不予行政处罚决定的配套文书,如守法诚信承诺书、合法经营承诺书、执法监察建议书等。对于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特殊领域的违法事项,以及“情节严重”的违法事项等,不列入清单范畴,确保执法力度。
在执法工作中,相关行政执法机关严格把握“轻微违法”“初次违法”等认定标准,规范执法程序,对于符合免罚慎罚条件和按期整改且经复查达标的,及时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对于拒不整改、整改不符合要求,违法情节严重、再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的,依法依规严格进行处罚。
据初步统计,2022年在城建环保、经济调控、民生社会、专项管理和综合执法等多个领域,市级行政执法机关共办理不予行政处罚案件25819件,免除罚款约计1.25亿元。
政策解读
免罚慎罚不是不罚了之
免罚慎罚不是不罚了之,而是要完善免予处罚的后续管理措施。市司法局介绍,行政执法机关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纠正轻微违法,引导当事人自觉守法、诚信经营。同时,市司法局也会指导各市级行政执法机关定期评估清单效果,调整不符合行政管理需求、不便于操作执行或引发争议的事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