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宁城趟出“僵尸企业”改革重组新路子

发布时间:2023-05-15 10:14:00来源: 内蒙古日报

  当朱华看到一台台满载货物的工程车朝工厂鱼贯而进,这位曾经坚守“烂尾”厂房长达4年的停产企业职工潸然泪下。

  作为500多名分流职工的一员,朱华是宁城京都淀粉公司的老职工。

  在朱华的记忆里,京都淀粉公司于2012年建成投产,总投资5亿元,年产玉米淀粉30万吨。当时,县里有百余名村民前来打工,平均每人每月能赚上2000多元。

  然而,好景不长。2015年初,该企业因资金问题停工停产,造成500亩土地、5.6万平方米厂房、600余套加工设备闲置,负债13.9亿元。

  工人们都走了,债主们却找上了门。自打那以后,工厂就变成了“烂尾”厂房,曾经辉煌一时的玉米深加工龙头企业变成资不抵债的“僵尸企业”。

  因怀有深厚感情,往后4年里,朱华一直无偿守护着旧工厂。直到2019年末,厂子由资产管理中心接管,他才放心离开。可在朱华内心,无时不在期待这里有朝一日能重现往日的生机。

  这些年,同心怀期待的朱华一样,宁城县也在始终筹谋、暗下决心,坚持将盘活企业作为重要课题,千方百计寻求破解之策,与“北大荒”等企业多次对接,但始终未能破题,此事一度成为宁城干部眼中的“老大难”问题。

  就在京都淀粉公司走投无路的时候,自治区开展“五个大起底”行动,针对根治区域经济领域长期存在的低质低效、闲置浪费问题开出一剂猛药,这无疑让朱华等工人们看到了一线曙光。

  借助“五个大起底”行动,宁城县坚持破局思维,出台一揽子硬核举措,痛下决心彻底解决京都淀粉公司盘活问题,不达目的不罢休,要让停摆近10年的京都淀粉公司重获新生——

  紧抓不放。宁城县党政主要领导亲自上手,召开大小工作会议15次,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部门,长期跟踪调度京都淀粉公司盘活进展。

  特事特办。积极协调法院依法提高涉及“僵尸企业”破产案件的审理效率,加大“执转破”“立审执”衔接配合力度,探索开通破产清算审判“绿色通道”,实现快速移送、快速办理、快速办结。

  廓清思路。利用京都淀粉公司原有玉米深加工业态基础和本县资源禀赋,招引一家业内龙头企业,在挖掘玉米深加工产业链上下游新增长点的同时,推动地区粮食加工产业优化升级,实现“无链”生有、“弱链”变强。

  精准招商。由主要领导带队,马不停蹄赴广东双桥、山东金龙鱼、河北德瑞、安徽华恒生物等国内重点企业开展上门招商10余次,最终锁定安徽华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亲商为商。坚持用“乙方思维”想问题、办事情,以县政府会议纪要形式,对企业用水、用电、能耗等需求进行承诺,打消企业后顾之忧。自项目投产年度起,对企业缴纳税收的县级财政留成部分,前3年按100%、后两年按50%退还企业。

  一子落全盘活。2022年9月,A股上市企业“华恒生物”成功竞得京都淀粉公司所有资产,并与宁城县签订《生物基产业园区项目投资协议》,标志着京都淀粉公司重组宣告完成。

  2023年4月11日,“华恒生物”生物基材料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维修废弃厂房,新建丁二酸、丙二醇车间,新制玉米发酵罐……废弃厂房又传来隆隆的机器轰鸣声。朱华等原厂的老职工纷纷回来报到,停工近10年的旧厂又迎来新生,呈现出一派崭新图景。

  “短短半年时间,我们就顺利办好过户、立项、审批等规划手续,实现提前开工建设。”赤峰华恒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经理吴强说,宁城在盘活僵尸企业工作上,可谓坚忍不拔、一往无前,真正体现了“蒙古马精神”。

  作为年产粮食15亿斤以上的产粮大县,宁城县不甘心让京都淀粉公司这样的玉米深加工企业自生自灭。宁城县政府副县长于利民说,宁城县与“华恒生物”开展合作,不仅把玉米淀粉产能从30万吨提高到45万吨,还附带了5万吨丁二酸、5万吨丙二醇、20万吨生物基材料产品等项目,延长了产业链条,推动了产业提档升级,并带动就业600余人。

  从僵而不死到满血复活,从原来500亩土地闲置、5.6万平方米厂房“烂尾”的僵尸企业到如今具有世界领先生产工艺的中国合成生物领军企业,历时10个月,宁城京都淀粉公司全面完成债务、资产、人员改革重组。至此,宁城县最大的僵尸企业处置尘埃落定,整个过程平稳无震荡。在输血和破产之外,宁城县趟出了一条改革重组的新路。

  “工人回来,厂区里才有生机。”吴强动情地说,“随着重新响起的机器轰鸣声,相信还会有更多像朱华一样的老工人坚定重返这座在绝境中重生的工厂。”

  “有了‘华恒生物’的成功经验,再盘活其他企业就容易多了。”于利民介绍,目前,宁城县9家僵尸企业已经盘活5家,剩余4家正在走相关程序。(记者 魏那 王塔娜)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