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余年修复10多万枚简牍
文物保护有“黄金时间”,我停不下脚步,总想着如果自己快一点、再快一点,就能留住更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周四刚刚出差返回湖北荆州,周五接待前来考察的外省文物专家,周六又要赶往机场,长沙、成都、兰州、南京……哪里有简牍急需修复,哪里就有方北松忙碌的身影。这样的生活,他已经习以为常。“我一年大概有一半时间在外地跑,有时一天能接六七十个电话。”方北松淡然地说。
方北松是湖北省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知名竹木简牍文物修复专家。据统计,全国80%左右的饱水简牍都在荆州文保中心修复。由于各地待修复的简牍太多,荆州文保中心干脆在长沙、兰州等地设立了7个工作站,但依然供不应求。
走进简牍工作室,首先看见的是由保鲜膜覆盖的两座湿润“小土山”。“这就是简牍刚出土的样子。竹木简牍是有机物,比青铜器、陶器、瓷器等无机物更容易腐朽。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竹木简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能在地下保存至今,靠的是饱水缺氧的环境。文物出土后与空气接触,氧化风险高,表面变成漆黑一片,上面的字迹就无法辨认了。”方北松说。
许多简牍进入工作室时,已是黑色,甚至变得柔软糟朽,轻轻一碰就可能断裂、粉碎,修复后恢复了竹木本色,字迹清晰可辨。“这就是修复工作的神奇,其中最关键的是脱色、脱水两道工序。”方北松笑着介绍。所谓脱色,就是将竹木简浸泡到化学药剂中,让竹木恢复本色,却对墨迹无损。所谓脱水,是通过药剂将竹木简中饱含的水分子置换为其他分子,让简牍能够脱离水环境,且更加稳定、坚固。
能实现目标且不伤害简牍的化学药剂是什么?进行化学反应时,药剂的浓度、配比及环境温度多少才最合适?
1988年,方北松从武汉大学分析化学专业毕业,来到荆州博物馆文物修复室工作。荆州博物馆挖掘、整理、收藏了大量文物,尤以漆木器、青铜器、简牍和丝织品闻名,这些方北松都修复过。为了更好地修复简牍,他进行了成千上万次实验,终于在2002年前后找到了竹木简牍脱水、脱色的最佳方法和最佳药剂。这两项技术相继荣获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年,荆州文保中心从荆州博物馆分离出来,成为一个事业单位。在方北松的带领下,中心完成了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湘西里耶秦简、荆门郭店楚简、阜阳汉简等重要文物抢救项目,专业修复人员也从最初的5人增加到50多人,服务对象遍及20多个省份。
中心有那么多技术人才,方北松为啥还经常“上一线”?“修复并不是套用化学公式那么简单,即使同一座墓葬中出土的文物,状况也各不相同。”方北松说,就好像做菜,同样的菜谱、同样的食材,不同的人、普通人和专业厨师做出来,味道会不一样。
“保存状态较好的竹木简牍我们可以按工序修复,但碰到‘疑难杂症’还是得请教方主任。”荆州文保中心简牍工作室负责人史少华说。他指着电脑中的图片举例:“看,这简牍已经朽得像一根根头发丝一样了,怎么复原?”这是1973年河北定县(今定州市)一座汉墓出土的简牍,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但由于早年遭遇盗焚,竹木已经炭化,一碰就可能粉碎,字迹更无法辨认。
据不完全统计,在尚未整理的定县汉简中,80%已发生弯曲变形,其中20%变形严重。2020年接手修复任务后,荆州文保中心与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清华大学等联合攻关,经过科学细致的清洗、复形、封护,简牍上的字迹终于依稀呈现,专家依靠红外拍摄技术拍出了较为清晰的文字照片。“炭化简牍极度脆弱,仅如何把它们‘抚平’,方主任就指导我们试验了70多种方法,终于找到了让它们恢复柔韧的特殊材料。”史少华说。
30多年来,方北松修复了10多万枚简牍,无一枚毁坏,迄今都保存良好。这是他最引以为豪的事。
从出土时的初期保存到开始修复,中间往往还有一段时间,对于竹木简牍、纺织品、纸张等有机质文物而言,这段时间特别“难熬”,有文字消失乃至本体消失的风险。“文物保护有‘黄金时间’,我停不下脚步,总想着如果自己快一点、再快一点,就能留住更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方北松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