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不只“茉莉花开”(艺近人和)
3月16日晚,小剧场话剧《新龙门客栈》在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梅里小剧场上演。7次穿越的桥段,数次反转的剧情,轻喜剧外壳下“珍惜眼前人”的主题,让观众笑中带泪。谢幕时,全场响起6分钟的掌声。你相信吗,这场话剧演出的节目单是一家锡剧团“选送”的。
今年初,为了将更多优质文化资源送到群众身边,江苏省委宣传部统筹协调省文旅厅、省文联、省作协、省演艺集团等单位,在每个设区的市遴选1个村(社区)作为试点,实施“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
送什么,怎么送?联系苏州、无锡、常州片区的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演出部主任周泽,拿出3张完全不同的节目单。在锡剧之乡无锡演出,送的是话剧?“我们锡剧团的拿手好戏当然是锡剧。”周泽哈哈一笑,“但不能有什么送什么,得观众喜欢什么送什么。观众点了话剧,既有反差感,又在情理中。”
参与点单环节的梅村街道党工委委员黄铭石也没少费心思。“我们座谈和走访了周边居民。”她统计了一下,街道30万常住人口,八成以上是在高新技术企业就业的新市民。年轻人比例高,而本地文化惠民送锡剧较多,因此选了“新花样”。演出消息在梅村街道公众号上一推送,500张门票提前一周就被抢光了。
“跨院”送戏,对接机制要顺畅。得知被“点”,江苏省演艺集团话剧院运营部工作人员侯俊,用“开心”和“精心”来形容——得到观众喜欢很开心,由原班人马组成“文艺轻骑兵”的演出很精心。
锣鼓响,戏开场。一场锡剧演出在“隔壁”的苏州市相城区灵峰村上演,三出经典折子戏也源于“观众呼声”。今年春节,村里举办一场演出。一曲黄梅戏唱罢,有观众“戏瘾大作”,拉住演员要唱锡剧。由于事先没有准备,只清唱了一段。这哪能过瘾?村里老年人多,村党委副书记薛芬受到启发:把锡剧折子戏安排起来。
“这回可是老本行,我大胆推荐了看家戏。”第一场《小过关》就是周泽力荐的——这是剧团“最拿得出手”的节目,由一级演员领衔,曾出国访问演出。《秋香送茶》和《剔目》是耳熟能详的经典锡剧,这几年老戏新排,折子戏又撷取了最出彩的部分。在周泽的推荐下,薛芬拿着演出单到村里戏迷中问了一圈,果然一致叫好。
“行云流水的动作、激昂高亢的唱腔,省里院团就是不一样——精彩!过瘾!”灵峰村是相城区最北端的村子,平日里,61岁的徐建齐到处听戏学曲,这回,好戏送到了村里头,也送到了他的心里头。
即将于3月28日在常州市武进区新天地社区“盛开”的“茉莉花开”综合性演出,节目单刚在公众号公布,后台就已“爆单”。报名参加的居民中,不乏周边区县专程前来的。
谁看了不心动啊——民乐合奏《青城山下白素贞》、扬州清曲《板桥道情》、舞蹈《抬龙王》、魔术《五彩缤纷》、杂技《快乐的厨师秀》……不仅囊括了江苏南北地方好戏,甚至包括了川剧变脸。“我们请来专家和居民代表一起座谈。”武进区委宣传部部长薛红霞决定“问需于民”。座谈会开了好几次。考虑到是初春时节,演出在室外,居民们很快达成一致:要热热闹闹、接地气、老少咸宜。“这些节目,涉及省民乐团、扬剧团、杂技团的,就在集团内部协调资源;川剧变脸等节目,邀请合作单位来演出。”周泽说。
专家建议,“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开进社区,搭建的场地要充分利用,再配上一台惠民演出。“省里是综合性汇演,我们就搞主题性活动,体现地方特色。3月的主题是读书,有配乐诗朗诵、情境表演、荐书活动等。”薛红霞说,不只“茉莉花开”,还要百花齐放。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