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上播下新希望——产粮大市佳木斯春耕见闻
光明日报记者 张士英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季雅宁
“种得不错咧!”在黑龙江省富锦市兴隆岗镇兴胜村,黑土地上夹杂着泛黄的秸秆。远处,崭新的红色农机正隆隆地向前开去,留下两条笔直的车辙。41岁的任庆伟和几个村民合伙成立了谷物合作社。今年,他的合作社新购置了两台免耕机。
“免耕好啊,不用犁地耙地,省时省力。听专家说,还能保护咱黑土地哩!”任庆伟呵呵一乐,“俺们合作社今年一共承包了5000多亩地,这要是搁前些年靠人力,累死都种不了这么多地!”
眼下,东北地区正值春耕生产季,记者来到产粮大市佳木斯,探访春耕故事。悠悠白云下,蓄力了一个冬天的黑土地又沸腾起来。
种养结合,黑土地保护意识增强
正午时分,在桦川县东河乡九阳村,种了20多年地的“老把式”宫宝军正驾驶着擦得锃亮的农机行驶在田间地头上。
“今年打算种啥?”“这块地去年种的大豆,今年种玉米,得轮作才行。”宫宝军指了指地头,“那是我们县技术推广中心杨主任,每年春耕,他都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我们县是国家黑土耕地保护利用示范区,种什么、怎么种,都有说头。”
“玉米和大豆是理想的轮作‘伙伴’,大豆根部的根瘤菌,可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玉米增产。”桦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杨忠生解释说,“秋收后,将上一季的作物秸秆粉碎,再深翻回填。配合来年的有机肥深混、保护性耕作、种植结构调整,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让黑土地更有‘劲’。”
刚从另一头折返回来,宫宝军跳下驾驶室,打开车尾部的几个舱盖,准备往里填种肥。“以前凭感觉漫撒,容易整多,下肥的深浅还不一样,造成出苗时间不同,时间长了还导致土地板结、地力减弱。现在科学种植,合理利用肥料,出苗又齐又壮,省得再补种。”宫宝军感慨,“肥用得少了,产量还提升了!”
“县里设立了科技特派员,与省农科院合作开展了田间大课堂,设立农药包装回收利用属地管理制……桩桩件件,都是为了让大家保护好、利用好这‘耕地中的大熊猫’!”杨忠生说。
良种良法,助力粮食增产
早上7点,空气中弥散着稀薄的雾气。步入桦南县鸿源农业开发集团科技示范园区,秧苗大棚里暖意洋洋,稻香扑鼻而来。
眼前,一行行排列整齐、青翠欲滴的秧苗微微摇曳。不远处,忙碌的科研人员正在给盘里的秧苗插上地签。
“这是我们的育种材料棚,眼前的一簇簇稻苗,都是不同的品种。”企业负责人孙斌说,“从冬季考种,到催芽、摆盘、下地,每个品种我们都建立了育种档案,方便追根溯源,可以更加直观地进行品种选育。”
种子选育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通常需要10多年的努力,为啥不直接购买种子?“买来的种子不一定适合本土种植,我们选育的种子适应性强、产量高、口味好,抗病性还强,合作社的农户们都很放心。现在,我们一共审定了24个品种,还有3个国审品种,覆盖全省第一至第五积温带。”孙斌自豪地说。
“好种子才能带来好收成。”桦南县梨树乡红利村村民赵秀影深有感触。她家今年一共包了700多亩地,种的就是广受农户好评的品种。“种地前就跟合作社签了订单,种完不愁卖,一年纯利润能有30来万元,两个孩子上学没啥负担!”
有了良种,还需要良法配合。在桦南县水稻分子育种研发中心大厅,电子屏上不断闪烁变换的各项数据模块引人注目。
“这是我们近些年引进建设的农业智慧平台。”孙斌介绍,该平台与田间地头设立的传感器相结合,经过多年的数据积累建模后,能够精准地根据温度、天气、土壤墒情等关键数据,为近期田间管理提供可靠措施。
“都说杏树开花种大田,像我们种水稻的,一般在种大田后几天进行移苗。但经验并不是次次都准确,难保有意外发生。”孙斌说,现在有了智慧平台数据支撑,能够准确判断水稻移栽时间,避免错过农时。
高效高产,增收底气更足
在富锦市东北水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稻田里正是一派水花翻滚、农机轰鸣的火热景象——拖拉机悬挂着打浆机,正在泡田整地。
“合作社今年预计种植1万多亩水稻,赶上这几天温度适宜了,就能下田插秧。为了避免‘苗等地’现象,得赶紧泡田打浆。”合作社理事长刘春介绍。
今年是闰二月,气温低,周围农户的大棚或多或少都有损失,刘春的合作社一点没受影响。“多亏了去年实施的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刘春说。
“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涵盖田、土、水、路、林、电、技、管8个方面。以往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抗灾能力弱,遇到极端天气农民损失非常大。”富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羽介绍,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系列工程,将有效增强农田抗灾减灾能力,显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在桦川县,玉成现代农机合作社也进行了高标准农田改造。“我们今年对这1000亩地进行了格田改造,把原先162个小格田改造成20个大池子。”顺着合作社理事长李玉成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块块大池田非常平整。
为啥改动这么大?“小池子不利于大农机作业,雇人成本年年增加。格田改造后,减少池埂、水渠占地,种植面积增加了不说,人工成本也节省不少,一垧地省下500块钱,一年能省3万多元。”李玉成算着经济账,“配备了北斗导航的大农机,作业效率提高了1/3。”
高效带来高产。“大机械插得直溜,株距标准,利于水稻通风,每亩能提高2%到3%的产量哩!”李玉成语气中充满赞叹。
据佳木斯市农业部门统计,今年全市春季农作物总播种面积预计为1914.9万亩,水稻应播448.7万亩,玉米应播691.7万亩,大豆应播740.1万亩。预计5月20日前大田播种工作基本结束,5月25日前完成水稻插秧。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