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8日消息(记者杨妮 白璐 黄鹂)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四川将低空经济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突破口,全力打造西部低空经济发展高地。中国之声系列报道《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本期推出《低空经济“飞”出新高度》。
初冬时节,位于川南的宜宾市兴文县,翠竹成海。眼下,当地群众正忙着在山上采竹。
峰峦连绵的“竹山”间,农用无人机将刚刚砍下的竹子吊起,运至山下。兴文县麒麟苗族乡三合村村民王元书说,过去运竹大多靠肩扛人抬,效率低、成本高。如今,无人机已成为吊运竹材的主力。
王元书:以前我砍的竹子全靠人工搬出来,要七八天时间。现在我请了飞机,两天时间就给我搬出来了。我比较往年增加了两三千块钱的收入。
今年集中采竹期,兴文县引入30多架无人机,有效解决运输难题。
兴文县林竹中心主任周永潮:兴文县抓住发展低空经济的契机,建设现代化的兴文竹工队,把无人机等机械设备纳入竹机具补贴。鼓励村资公司、专合社等购买无人机运输服务,更好地带动林竹产业发展。
四川地域广阔,高原、丘陵、山区众多,发展低空经济需求迫切。今年,四川出台16条政策措施支持低空经济发展,各方探索加速,低空产品不断上新。
在自贡,国产大型无人机首次完成1.2吨物资连续空投,落点精度百米之内;四川首条大型无人机物流低空航线正式开通,成都至达州建起“空中货运走廊”;“川渝低空文旅走廊”启航,首条“熊猫专线”17分钟直达两大景区,“打飞的游川渝”成为现实。
四川省低空经济产业链链长办公室近日发布低空经济典型应用场景需求、产品供给、服务供给“三张清单”,向所有市场主体发出“邀请函”,详细回答了四川低空经济“何处可用”“何物可用”“何以成事”等问题,方便供需双方精准对接资源。
在自贡航空产业园,通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大批无人机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一家无人机研发制造企业的机库里,技术人员正组装一架大型无人机。
企业科研人员林剑:基于我们具备的大型无人机全系统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模块化的设计理念,针对客户需求,快的话我们可以在4个月之内交付无人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让四川加快发展低空经济的底气更足。未来,四川将结合实际,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加快形成以低空应用场景为牵引,带动低空研发制造的产业发展路径。
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处处长程思杰:展望“十五五”,我们将持续推进低空经济产业建圈强链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出更多标志性产品,滚动发布低空典型应用场景清单,同时加快建设和新开工一批通用机场和垂直起降场,推动全省低空经济产业做优做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