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级危房维修加固完工率100%,D级危房重建开工率超97.72%
承德灾后危房修缮重建提前完成节点任务
深秋的承德,寒意渐浓。隆化县汤头沟镇山前村村民姜学福家,新建的水泥预制房主体已完工,预计今年就能入住,有望成为全村首个完成D级危房重建并入住的家庭。“这房子工期短、结实耐用,围墙都是混凝土结构,可挡水、不怕浸泡。”10月13日,在自家的院子里,姜学福笑着对记者说。
今年7月下旬,承德遭遇罕见洪灾,大量农房受损。面对灾情,承德市迅速行动,压实责任,全方位推进灾后房屋恢复重建。截至9月30日,全市5913户C级危房维修加固开工率、完工率均达100%,1595户D级危房拆除率100%,均提前完成省、市要求的时间节点任务,且需重建的D级危房1447户,重建开工率超97.72%。
靠前指挥,织密重建责任网
洪灾过后,农房安全成为首要民生关切。承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住建局第一时间成立农村住房灾后恢复重建领导小组,构建“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骨干一线抓”的三级责任体系,抽调职能科室骨干与历任村镇建设科负责人组成工作专班,确保重建工作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
“重建不能盲目推进,必须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调动群众恢复重建积极性。”承德市住建局副局长李振国说,该市精心制定8张核心工作表,涵盖C级、D级危房恢复重建每日进度、周工作计划等内容。
翻开《承德市灾损C级危房维修加固每日进度情况统计表》,全市受损C级危房维修加固施工进度一目了然。而《承德市农村6类重点对象灾损C级危房维修加固每日进度统计表》则重点跟踪低保户、防返贫监测户家庭等特殊群体的维修加固动态,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与此同时,承德市住建局先后印发《关于做好灾损农村住房安全排查鉴定的工作提示》《承德市灾后农房恢复重建工作方案》等4份指导性文件,为县区提供操作手册。技术人员逐户勘验受损房屋,制定“一户一策”解决方案。
山前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姜学明的老屋因洪水浸泡出现隔墙裂缝,技术人员判断地基下沉是主因。考虑到地基稳定需要时间,他们先将老人转移到临时安置点,观察确认无新危险点后,最终将该房定为C级危房。
记者走进姜学明家,只见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内白墙上,灶台和火炕都已修好。“镇里村里帮忙找人维修,我没操过心,拎包就能住‘新房’。”老人笑着说。
政策落地快,百姓得实惠。兴隆县六道河镇六道沟村防返贫监测户于君家洪灾中房屋进水达1米多深,8月被鉴定为C级危房,9月初便开始维修加固。“当初担心补助金拿得慢,没想到9月底完工鉴定后,8000元补助金很快就到账了。”于君说,加上农房保险赔付的8000多元,他家还更换了门窗、铺设了地暖、贴了外墙瓷砖、硬化了小院,新家比以前更宜居。
精准督导,解决难点疏通堵点
“山洪冲塌了老屋,真没想到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站在即将起脊的红砖房前,六道沟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陈建军心情激动。这处50平方米的新房,是驻村干部帮他“量身打造”的。
洪灾发生后,兴隆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赵晓良成了驻六道沟村恢复重建工作队员,他一头扎在现场,天天查看进度、协调问题。
“考虑到老陈独居,原址重建不便,工作队得知有户村民的D级危房不再重建后,便协调双方置换宅基地。”赵晓良说。
为不给陈建军增加经济负担,工作队根据他可享受的补助标准,协调施工队、采购建材,打造“交钥匙工程”。“每一笔开销都让我过目,建新房我自己没花一分钱。”陈建军说。
重建过程中,建材价格、工匠短缺等问题是“拦路虎”。承德组建8个督导检查工作组,深入10个受灾县区“手把手”帮扶,对灾情较重的县区,选派副处级干部“一对一”督导。
在六道河镇,工作组发现部分农户因缺工匠影响施工进度,当即联系县住建局从周边筛选有经验的工匠组建应急施工队;针对南台村D级危房拆除后建筑垃圾清运难的问题,协调帮扶企业调配设备开展随拆随清;六道沟村协调水泥厂、建材经销商,通过集采模式让建筑材料成本降低10%至20%。
质量是重建的生命线。督导过程中,工作组还同步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对C级危房维修加固的材料质量、施工工艺全程监督,对D级危房拆除的安全防护措施现场检查。
“我们不仅要赶进度,更要保质量、守安全,让百姓住上放心房。”兴隆县住建局副局长李国赢说,截至10月9日,兴隆县664户C级危房全部完工,660户通过验收,365户D级危房全部拆除,累计向246户6类重点人群拨付危房改造补助资金196.8万元。
民生为本,托起温暖安居梦
“四口人领到了过渡安置、冬季取暖、租房、巨灾保险等各种补贴9万多元,过冬肯定没问题。”山前村村民姜学慧说。
姜学慧家位于狭窄胡同内,大型机械无法进入,选择了EPS模块化建房。EPS空腔模块像搭积木一样拼接,中间隔层注入混凝土,不到一个月,150平方米的房子拔地而起。
“这房子保暖性好,三九天白天不开暖气也不冷,而且还能额外申请1万元的农村装配式住房补贴。”姜学慧说。
在承德,灾后重建始终把尊重农户意愿放在首位。对每一户灾损农房,工作人员都上门讲解鉴定标准、维修方案、补助政策,确保百姓清楚政策、明白流程、自愿参与。对鉴定结果有疑问的农户,组织专家重新复核,直到农户满意。房屋重建方式和户型,也由各地根据实际提供方案供村民选择。目前,全市受损农房均按《农村住房安全性鉴定技术导则》逐户鉴定,群众100%签字确认。
为加快重建进度,承德还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包村干部协调施工队伍、跟踪进度;村干部帮农户采购建材、化解邻里纠纷;帮扶企业捐赠建材、提供机械设备。
“在已经提前完成C级危房维修加固和D级危房拆除工作基础上。我市积极提供技术力量指导,统筹协调农村建筑工匠和建筑材料。广大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9月底便提前完成工作目标。”李振国说,接下来该市将继续加快D级危房重建,确保入冬前全部开工,并力争完成更多主体,明年汛期前绝大多数入住,确保明年9月底前全部完成,让每户受灾群众都能早日住进安居房。(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