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旅游

藤县:借助“东融”不断提升“南国新陶都”软实力

黄群礼 发布时间:2019-08-27 18:48:00来源: 中新网广西新闻

  中新网广西新闻8月14日电(黄群礼)8月14日,走进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区,眼前一派蓬勃发展景象:新舵陶瓷的生产车间里,机声隆隆,精美的瓷砖正源源不断地从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上转出来,运输叉车往来穿梭;新引进的蒙娜丽莎陶瓷基建现场,厂房主体框架结构已搭建完成,正在进行房顶铺瓦工作,不日便可投产……

  这蓬勃发展景象,是藤县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和“抓创新、创品牌、拓市场”的要求,全面对接大湾区,深度融入珠三角,积极向东部地区招商融资和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战略结果。据悉,今年上半年,该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1372万元,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12亿元,同比增长56.7%,累计实现上缴税收10352万元,同比增长84%。

  近年来,藤县牢牢牵住工业发展“牛鼻子”,依托区位交通优势和产业基础,科学推进工业产业规划、工业体系建设,绘好发展蓝图。谋划在园区现有的基础上,围绕原料加工、供气、废弃物处理,展开包括末端治理、循环经济、清洁生产、专业化及标准化、产品结构、园区布局、园区管理等全方面的规划提升,力争将该园区打造成高端的、具有全国示范性的“南国新陶都”。

  该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借助“东融”时机,主动对接珠三角,积极向东部地区招商融资和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升级。目前陶瓷园区已完成征地约1.8万亩,已有欧神诺、蒙娜丽莎、新舵、碳歌等21家陶瓷企业入驻,已投产的企业有13家,并有10多家陶瓷行业配套企业入驻,总投资超133亿元。而欧神诺和蒙娜丽莎两个品牌陶瓷项目的引进,更为园区的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

  “将公司落户到藤县,不仅是看中这里的‘水陆空’三位一体的交通网络优势,更看中的是这里优良的营商环境。”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殷晓春坦言,当地政府的“一站式”服务令人印象深刻,一般而言,建一个陶瓷厂需要两年时间,而欧神诺在藤县的生产基地只用10个月,这在陶瓷行业很罕见。

  藤县在打造“南国新陶都”过程中,牢固树立“企业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不断完善服务功能,着力打造“门槛低、服务优”的营商环境,提升“南国新陶都”的软实力。在保障用地、供水、供电、供气等生产要素供给的同时,还优化企业融资服务,优化涉企税费征管,加强人力资源服务,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等。

  此外,为了保障确保企业的用工需求,藤县还组织有关部门联合陶瓷企业到各乡镇举办多场“春风行动”暨服务企业用工助力工业振兴专场招聘会,通过搭建就业供需平台,促进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在家门口找到好“饭碗”。为了方便零基础的求职者入职,企业还提供岗前培训,求职者“量身定做”工作岗位。

  同时,藤县还加大了“扶贫车间”的建设力度,鼓励贫困户劳动力到陶瓷产业园区各陶瓷企业开设的“扶贫车间”就业,做好“扶贫车间”的星级评定管理,鼓励更多的企业申请“扶贫车间”建设资格,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拓宽经济收入渠道,加快脱贫步伐。截至目前,陶瓷产业园已认定五家企业为“扶贫车间”,安排贫困户劳动力就业150人,整个园区企业累计安排贫困户劳动力240多人。

  在招商引资中,藤县也不再是凭借土地空间等优势,简单承接产业转移,而是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严把入园企业关,把真正好的企业引进来,不走粗放式的发展道路,鼓励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孵化产业,将“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绿色含量”。

  “招商选资”的策略,提高了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而环境硬约束也倒逼不少企业的转型升级。

  在园区中,“拓荒者”广西新舵陶瓷有限公司入驻8年来,在这里历经了环保政策调整、产业技术革新等多个产业发展转折点。随着品牌陶瓷企业纷至沓来,该公司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积极谋求产业升级,组建100人的研发中心,开发低成本原材料深加工技术,几乎每10天就推出一个新产品。近年来该公司研发的全抛釉瓷质砖和无釉陶瓷砖系列,获“广西名牌产品”称号。新建成的新舵陶瓷研发中心和欧神诺陶瓷研发中心,不仅提升陶瓷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更增强了园区的核心竞争力,有力推动了园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责编: 胡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