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基数及季节性因素影响的逐步减弱,我国出口有望向经济潜在增长率这一主线回归。综合各方因素看,今年我国出口面临的机遇将大于挑战,我国外贸仍值得期待。
我国外贸热度如何,广交会是风向标。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近日开幕,从主办方透露的两组数据不难看出,这个“中国第一展”依然成色十足:一是参展企业数量2.9万家,创下历史新高;二是境外采购商预注册人数14.9万,较上届增长17.4%。
广交会“人气爆棚”,却与3月份出口数据有反差。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出口商品2796.8亿美元,同比下滑7.5%。与前2个月出口同比增长7.1%相比,数字相差悬殊,有人甚至就此开始对全年出口表现出忧虑。
3月份出口真的很差吗?其实不然,高基数影响是主要原因。去年3月份,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国内订单回补加快,各地拼经济加速复工复产,推动了去年3月出口增速达14.8%,也成为去年单月出口增速的高点之一。客观上看,去年同期高对比基数,确实拉低了今年3月份的出口增速。
剔除基数效应后,3月份出口表现依然可圈可点。如果使用两年复合同比来剔除基数效应干扰,今年3月份出口两年复合同比增速为0.6%,延续了今年以来出口同比增速边际好转的趋势。从出口金额看,3月份商品出口总额仅次于去年同期3045亿美元的历史同期最高值,是近5年来的次高位。此外,3月份数据还受到2月份我国传统新年假期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3月份我国出口既保持了韧性,也符合季节性波动的特征。
从3月份出口商品结构看,汽车、船舶和集成电路等出口仍是亮点,延续了我国中高端制造产品出口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去年以来,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高位运行,引发市场关注。一些欧美政客出于政治意图,给中国产品随意“贴标签”,乱扣“输出过剩产能”帽子,人为设置贸易壁垒,将经贸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未来影响我国出口的这一因素值得关注。
众所周知,商品的价格与原材料价格波动、技术更新迭代、生产商主动让利等因素紧密相连。一直以来,中国商品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欢迎,靠的正是创新和品质,特别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外贸企业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研发,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有力降低了生产成本,拓展出给消费者让利的空间。从传统“老三样”的出口,到如今广受欢迎的“新三样”,出口商品之变,正是中国制造业向“新”向“上”的生动体现。
把时间轴拉长看,一季度,我国出口还释放出诸多新的积极信号。比如,除了对新兴经济体保持出口高景气外,我国对美国及东盟市场出口均回升至增长区间。在出口商品方面,除了汽车、船舶等产业链条继续高速增长外,通用机械、家具家电等行业也出现明显回升。
一个基本判断是,随着基数及季节性因素影响的逐步减弱,我国出口有望向经济潜在增长率这一主线回归。这从全球制造业先行指标的变化中可见一斑:今年1月份,全球制造业PMI在时隔16个月之后重返荣枯线之上,3月份这一指标继续环比改善,反映出全球新一轮外需修复和海外补库周期的启动。综合各方因素看,今年我国出口面临的机遇将大于挑战,我国外贸仍值得期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