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毛同辉认为,一系列向好向优的积极变化,一方面反映了宏观政策效应正在持续显现,行业景气水平和企业预期总体稳定;另一方面也为制造业持续恢复发展不断积聚有利条件,使这种态势的保持、巩固和增强更有支撑力和可持续性。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制造业保持恢复发展、结构优化态势。
一系列数字指标为这一研判提供注脚:3月份和4月份,我国制造业PMI均位于50%以上的扩张区间。从生产看,4月份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增速比上月提高0.6个百分点;制造业PMI生产指数为52.9%,系2023年4月以来最高,反映出制造业企业生产扩张有所加快。从需求看,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增长,货物出口恢复增长;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为51.1%、50.6%,反映出制造业市场需求继续恢复。从结构看,4月份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3.0%,呈现出较快发展势头……
这一系列向好向优的积极变化,一方面反映了宏观政策效应正在持续显现,行业景气水平和企业预期总体稳定;另一方面也为制造业持续恢复发展不断积聚有利条件,使这种态势的保持、巩固和增强更有支撑力和可持续性。
但要看到,当前经济发展中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比如,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业预期仍然较弱,缓慢复苏中的全球经济受地缘政治等影响仍存在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等等。因此,我们还需乘势而上,把握住今年前4个月开局良好的势头,让“稳”的基础更牢固、“进”的优势更明显,把制造业这种恢复发展的态势保持住、巩固好,让其内生性更强、新动能更强、结构更优。
巩固和增强制造业恢复发展态势,关键是做好两方面的“加法”。一项“加法”是继续加力扩大国内需求。一是深化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释放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需求,让政策红利加快转化为人民美好生活的福利、国内大循环的活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二是加快推动增发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投资项目的开工建设和落地、储备等,以项目为载体拉动有效投资。另一项“加法”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引导传统企业改造升级、先进制造业厚积优势,不断提升制造业整体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此外,还要把政策认真落实好。比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人民银行办公厅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2024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强化对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的资金支持,落实技术改造投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研究制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重点产业链中小企业支持力度。
当然,制造业强,企业必须强。拥有一批世界领先的优质企业,也是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广大制造业企业来说,要“有守”更要“有为”;把握产业机遇,要踏准节奏也要常怀远虑。久久为功,坚持不懈做优质制造,锻造“国之重器”,破解“卡脖子”难题,才能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不断谋势、蓄势、聚势。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