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治沙,“青城”呼和浩特绿色倾城。
5月27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随“万千气象看中国·北疆绿潮奔涌”网络主题传播活动采访团一行走进呼和浩特市,探寻“治沙、护绿、兴绿”的呼和浩特样本经验。
白二爷沙坝的绿色传奇
昔日茫茫沙海,如今勃勃绿洲。
是什么神奇“魔术”,让40年前的沙坝变成了育苗基地?
和林格尔县地处黄河中游地段,白二爷沙坝就位于该县的南部,属黄河中游东侧向西北黄土高原过渡的丘陵沙区。资料显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这里曾是和林格尔县境内风沙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植被盖度不足15%,每年有约200万吨泥沙经浑河输入黄河,并且以每年3米左右的速度向东西扩张,周围一万多亩农田被流沙吞没,五六个村庄的居民不得不背井离乡搬迁他处。
沙进人退,恶性循环。
要想保住家,必须先治沙。
1982年6月14日,时任和林格尔县县长的云福祥带领120名青年组成的治沙队集结上坝,开启了一场艰苦卓绝、感天动地的“人沙大战”。
“那时,为了节约时间,我们每日都带着干粮去治沙。因为气候炎热,早上带来的干粮到了中午已经发酸,我们就把坏的部分扒拉出去吃;中午休息,只能用铁锹撑起衣服搭出来一块阴凉遮住脸打个盹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时年20岁的刘俊钱就是120名青年组成的治沙队中的一员,看着眼前绿色盎然的白二爷沙坝,如今已62岁的他,无限唏嘘。
40年,几代治沙人披星戴月、战天斗地,将昔日黄沙漫漫、寸草不生的12万亩沙地变绿洲的故事在白二爷沙坝真实上演。当植被进入自然恢复期后,12万亩的白二爷沙坝被列为自然保护区,其中66900亩成为国有林地。曾经的治沙人转变成了护林员,继续用脚丈量土地,守护这片来之不易的绿色。
经过四十多年的治理,白二爷沙坝土壤结构发生了变化,据刘俊钱介绍,“现在已经可以做苗圃了”。眼下正值内蒙古植树造林季,国营白二爷沙坝林场200亩保障性苗圃进入育苗忙碌期。据悉,现已培育了杏树、榆树、油松、沙枣、柠条、杨树插条等苗木,预计年内可生产合格苗木400万株左右,“‘三北’工程需要什么苗子,我们就提供什么苗子”,骄傲之情,刘俊钱溢于言表。
如今,和林格尔正在高质量实施草种繁育基地建设。和林格尔县林草局党委书记、局长陈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2023年实施巩固提升1290亩、新建260亩,共计1550亩的基础上,2024年继续申报获批巩固提升1550亩,项目的实施将有效破解制约草种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逐步形成“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数据显示,面积518万亩的和林格尔县,通过“三北”等重点工程的实施,截至目前林地面积达169万亩,草地面积144万亩,湿地面积9.8万亩,野生动植物数量稳步增加。
白二爷沙坝的绿色传奇,只是呼和浩特生态治理的一个缩影。
大青山前坡的生态绿带
它是城市氧吧,也是生态绿带。
它就是雅玛图森林公园。
雅玛图森林公园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合少镇,以奎素村为中心向外扩展,东到面铺窑沟,西至奎素沟、野马图路,北至奎素小东沟,南到甲兰板、恼包旧村、保合少村以北区域。包括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约2.3万亩、大青山前坡综合治理与保护工程区约1.3万亩与敕勒川草原生态治理区约1.4万亩,总面积5万亩。
5月27日,澎湃新闻记者随采访团一行,站到公园的1号观景平台远眺,一望无际的绿色尽收眼底。
“你没有一个向导,走进林区你就迷路了。因为这儿树多且高,有的地方就看不见光,”呼和浩特市林业和草原局新城分局业务科科长杨晓军说,“如今,这里已是市民打卡游玩的好去处!”
杨晓军认为,这是当地科学规划,提高森林自我修复能力和抗风沙能力的结果,这也是自“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以来,这片土地发生的深刻变化。
在他看来,通过40多年的生态建设与保护,雅玛图森林公园自然生态系统逐渐恢复了其原真性、稳定性,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瞩目成就。“狐狸、狍子、野兔、黄鼬、松鼠等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多,在区域内繁衍栖息,构筑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首府建设新格局。”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立足生态保护修复,持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重点打造了大青山前坡生态绿带、敕勒川草原、哈拉沁生态公园、吉沙公园等多处重要生态建设工程。
呼和浩特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郝利忠介绍,当前,呼和浩特重点在8个旗县区实施阴山北麓(河套平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和巩固拓展区种草抚育项目,包括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补植种草、退化草原生态修复和围栏封育等。
据介绍,呼和浩特市“三北”工程六期(2021-2030年)总任务是228.41万亩,2021-2023年已完成71.58万亩,占总任务的31.3%,任务实施进度位居内蒙古自治区第2名;2024年—2025年,呼和浩特市将全力推动“三北”工程六期建设任务、坚决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力争用一年、确保两年在自治区率先完成沙化土地治理和“三北”工程六期剩余156.83万亩建设任务。
微缩的生态治理试验场
沙化土地治理和“三北”工程,离不开科技助力。
蒙草种业中心,就是一个微缩的生态治理试验场。
当日,记者随采访团一行,来到了位于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前坡的蒙草种业中心。该中心是蒙草集团全国18个专项种业研究中心、科研基地之一,集特色种业保育繁推一体化应用研究、生态保护与修复科研试验、生物多样性实践于一体的科研中心。
在蒙草种业中心,科技与治沙紧密结合。据蒙草草原生态修复研究院院长陈翔介绍,“杨柴种子绳”就是草业和生态修复领域首创,它是由“种子+肥料+保水剂”等编织而成的可降解纸绳,配合机械进行播种,能够避免种子漂移、虫噬,提升植物苗期抗逆性,同时节约种子用量高达60%。保水剂和微生物菌肥的加入,让种子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成活率提升了15%到20%左右。“既提高了效率,又减少了治理成本。”
除了“种子绳”技术,“蒙草”还围绕草种、牧草、生态修复、机械研发、光伏治沙等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
陈翔表示,在科技力量的支持下,“蒙草”还牵头创建了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筹),从50家共建单位征集筛选出技术类、产品类、品种类、机械类、著述类共167项防沙治沙成果,为“三北”攻坚项目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持。这些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进一步提升了防沙治沙的效率和效果。
“万千气象看中国·北疆绿潮奔涌”网络主题传播活动采访团一行在呼和浩特看到,为守护“生态绿”,青城人有多努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