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中轴线数字文化遗产展示共享应用,到三星堆博物馆数字文旅互动体验……16日,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的展厅内,来自各地的数字遗产最佳实践案例的海报展示吸引了许多观众观看。
7月16日拍摄的2024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国际论坛现场。新华社记者 方思贤 摄
当天,以“重塑:数字遗产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2024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国际论坛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开幕。来自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200余个文化机构、高校和企业的308名代表参会,共同探讨数字化浪潮下的文化遗产保护高质量发展。论坛由清华大学、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数字遗产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
此次论坛设立联办国家专场、主题学术专场、遗产地专业考察、最佳实践案例竞赛、数字遗产展会等板块。与会嘉宾将在4天会期内,围绕历史城镇、人工智能、数字石窟寺、考古遗址、三山五园等多主题展开交流探讨。人工智能、空间信息技术、三维建模、遗产保护伦理等14个领域超百篇专业报告和案例将在论坛期间发布。
7月16日,参观者观看论坛入围海报展示墙,了解数字遗产实践案例。新华社记者 方思贤 摄
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在会上介绍,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国际论坛是由清华大学于2010年发起,从一个行业学术会议发展成为综合性学术与产业交流交往平台。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数字遗产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贺艳在此次论坛上表示,数字遗产保护需要吸引新型人才,利用好新技术工具,最关键的是要有产业思维,搭建新场景、构建创新模式,才能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双赢,形成新质生产力。
“此次论坛充分展示了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蕴含的无限潜力与广阔前景,体现了海淀区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科技创新发源地的优势与特色。”北京市海淀区常务副区长岳立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