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推动就业市场健康发展

发布时间: 2024-08-21 10:39:00 来源: 经济日报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今年以来,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不过总量和结构性压力仍然不可忽视,如何持续完善就业公共服务、提升就业质量,值得关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完善就业公共服务,逐步建立起从中央到基层的六级管理、五级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就业公共服务网络。全国98%以上的街道、乡镇设立了服务窗口,提供招聘、职业指导、创业支持等服务,“春风行动”等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扩面增效提升了匹配效率。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达到4434家,全年为劳动者提供求职、创业服务达1.25亿人次。

  与此同时,相关政策的持续出台、完善与贯彻落实,在新就业形态与灵活就业领域取得积极成效。例如,此前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意见》,明确将新就业形态的岗位供求信息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同时,人社部启动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和就业促进项目试点。此外,还推进了职业资格“放管服”改革,分七批取消了70%以上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进一步扫除了灵活就业的障碍。这些举措进一步推动了城镇就业规模的扩大,推动就业市场健康发展。

  不过,尽管平台经济等新就业形态已催生出新型劳动关系,但现有体系仍以服务传统劳动关系为主,未能有效覆盖新兴就业群体。同时,部分技能单一、年龄偏大的劳动者也面临结构性失业的风险。对此,应多措并举。

  一方面,构建“需求+供给”数据采集链,推进产业与就业协同。抓住人才缺口,在实施重大生产力布局和工程项目时,提前评估岗位需求和技能要求,形成企业用工需求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采集各类群体的业务数据,通过智能分析和精准画像,形成覆盖广泛的劳动力供给数据库。

  另一方面,创新“公共+市场”用工服务链,实现供需精准对接。聚焦中小微企业,建立“企业发单+就业公共服务机构接单+服务对象反馈评单”的工作机制,实施大数据精准推送、共享用工余缺调剂等专项服务。充分利用职业介绍补贴政策,激励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用工保障服务,确保覆盖工业园区和重点企业。突出就业导向,根据重点产业需求,针对高校毕业生、脱贫人口、登记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定向式、定岗式、订单式示范性项目制培训,促进供需匹配和岗位对接。

(责编: 李文治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非遗保护,以活态激发活力(金台随笔)

    发掘非遗特色化、传统化、民间化、个性化的美学价值,唤醒非遗生动质朴、精工细作、顺天应时、承星履草的文化精神,汇千泉万瀑、生千变万化,让非遗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 让人欣慰的是,有着秧歌、腰鼓、石雕等非遗的陕西榆林,已经被确定为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 [详细]
  •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人民观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重大原则。 [详细]
  • 保护永续利用自然资源 绘就美丽中国“生态基底”

    8月20日,自然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自然资源部关于保护和永续利用自然资源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