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GDP超9万亿的经济大省——山东,曾因块头大,产业笨重,被称为大象经济。而在全力拼经济的当下,山东正在加大力度,全力转型,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绿色低碳重大工程抓紧推进
进入三季度,忙碌,成为工作人员的常态。记者在山东省发改委看到,虽然已是晚上8点,但这里的办公室却灯火通明,工作人员正对照着项目清单,逐一梳理各类重点项目的推进情况。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投资处副处长李冬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山东省梳理推出1.5万个重点项目和3827个拟竣工投产项目,前三季度已投产项目占年度计划的71.9%,好于去年同期8.9个百分点。四季度还要投产1000多个项目,现在就是要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紧盯到底。
在项目清单中,威海市的几个将要投产的清洁能源项目引起了他们的关注。作为全省唯一集齐“核风光储”新能源类型的地级市,威海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33个新能源项目正在建设。而这些项目也是今年山东省绿色低碳转型发力重点。得知威海市重点项目推进会这两天即将举行,李东决定搭明早的高铁再去一趟项目现场。
风电核电等新能源装备不同于一般产品,技术要求高、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也更大,如何全链条保障这些重大项目稳步发展,李冬和他的同事们一下高铁,就马不停蹄来到工程现场,进行现场办公:投运之后,电力如何送出去?后续配套工程,用地等要素如何保障?在现场,李冬和他的同事们把这些问题一一记录,协调推动各部门为工程顺利推进保驾护航。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投资处副处长李冬说,从前期调度的情况,他们对完成全年目标很有信心,一个个重大项目的落地见效,将夯实山东经济稳的基础。
枣庄:如何从百年煤城迈向锂电之都?
全力以赴拼经济,是眼下山东最重要的工作。而拼经济必须找准发力点。于是山东将目光投向了“新”,加速培育新动能。山东枣庄,这座曾经因煤而兴的城市,如今却正在走上一条以锂电作为首位产业的发展之路。
记者来到这里的一家锂电产业园采访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家生产电池极片的企业,正不停地把自己的产品送到楼里另外一家企业。这里的一家电池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他们的产品楼上楼下跑一跑,就变成电池组件了,很方便。现在马上年底了,他们正在加班加点生产。
记者数了一下,在这个楼里,既有生产电池极片的,还有专门负责电池组装的,一个4层高的楼里,涵盖了从锂电材料、电芯制造到集成包装多个环节。而这样一种模式,就是当地正在打造的一种新的生态圈,那就是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左右邻就是产业链。枣庄市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忠波介绍,对企业来讲时间就是金钱,现在大家都在拼生产,都想发展壮大,作为政府部门,就要全力给企业配好套,服好务。
如今,枣庄市聚集了126家锂电企业。而形成如此产业生态的枣庄,在20多年前却是一个以煤炭为支柱产业的城市。随着被国家纳入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产业发展的危机感随之而来。困境之中,当地开始“煤”里寻找突破口。他们发现,在煤炭产业中,矿灯、单轨吊、监测设备等都需要用到锂电池,是一个比较大的市场。加之近年来,新能源电池汽车的快速发展也为锂电带来了重大机遇。
但是,另外一个问题来了,他们想发展锂电,产业基础却十分薄弱,破局从哪里开始?在枣庄高新区,记者看到这样一本招商地图,10多个省份的锂电龙头企业,被他们列入了招商重点。枣庄高新区投资促进局高级主管渐帅说出了他们的想法:没有龙头企业,就只能是小打小闹,形不成气候。他们就盯上了正在寻求在北方落地汽车动力电池项目的吉利和欣旺达集团。
不过企业提出,需要一块满足生产需求的300亩土地,当时的土地指标并无法满足。于是,枣庄高新区拿出专项资金,搬迁、清退了4家低效生产企业,平整出土地。一系列政策保障下,一个总投资50亿元的动力电池项目正式开工。
如今在吉利欣旺达10公里范围内,聚集了近40家链上配套企业。但随着全国锂电产业的大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成为眼下当地政府正在思考的问题。一个新成立的锂电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开始运行。在这里记者看到一份名单,山东省51家锂电产学研用等不同领域的成员单位,正聚合在一起,共同解决发展瓶颈问题。同时,政府也正在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出台了全国第一部锂电产业专项法规。
如今,锂电产业已成为推动枣庄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今年,枣庄又编制了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规划,在锂电池之外,他们正在开拓晶硅电池、钙钛矿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赛道,全力打造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
榜单里有了这样的新变化!
前不久公布的2024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有55家山东企业上榜,其中民营企业达到37家,民营企业正在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帮助民营经济更好发展壮大?山东又正在做什么?
在山东鲁北高新技术开发区,一个总投资30亿元的聚苯硫醚的项目正在加紧施工,这也是山东省今年着力打造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项目。聚苯硫醚是一种高端热塑性材料,广泛应用于航天、汽车电子、石油化工、纺织医疗等领域,在行业内被称作“塑料黄金”。
而投资这个项目的,是山东一家民营企业,在今年的中国500强榜单中,他们排在第222名。这个项目,是企业转向高端化工的关键之举。然而,这样一个高质量的项目,今年年初还因为缺少用地指标而无法建设。
山东鲁北高新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赵吉义介绍,这里是一个10.6平方公里的化工园区,当时已经全部建满。在他的电脑上,还保存着一份当时的项目名单,他告诉记者,因为没有多余的土地指标,很多优质项目都在门外排队。
要扶持这些项目上马,扩区迫在眉睫。当时,像这样有扩区需求的化工园区,山东有16家,给哪家开扩区的“口子”,怎么公平地开“口子”?在山东省化工专项行动办公室,工作人员给记者展示了化工园区扩区的管理办法。而像这样的管理办法在全国还是头一份,工信、发改、自然资源等7个省直部门联动,直接定数、定量。
山东省化工专项行动办园区建设组负责人刘维峰给记者介绍了这个管理办法:像化工园区综合管理考核要求不低于80分,园区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占园区总收入的60%以上,已建成项目亩均产值不低于300万元。
有了标准,园区就有了抓手,他们抽调各个职能部门专员,成立专班,逐条针对省内提出的要求,挂图作战,改善提升基础设施,整合优化项目。拿到了宝贵的土地指标,工程项目很快就投入了建设。其中一家企业现在已经进入全力冲刺阶段,预计明年一季度建设完成,项目投产之后可实现年产值26.5亿元。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前,山东正在推出20多条针对性改革举措,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拿地难等问题,同时,大力实施“十链百群万企”产业链群融通创新对接活动,引导新建民营企业向园区集聚,加快对民营企业的培育力度。
扛牢经济大省使命 承压前行勇挑重担
记者在调研中也了解到,当前,山东发展依然面临困难和挑战,国际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带来外贸增长的压力,项目投资的持续性有所减弱,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面对这些难处,山东正在把保障重大工程建设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全力加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经济大省挑大梁,企业冲在最前排。而围绕企业的服务做得怎么样,至关重要。干在实处的山东人,正把服务做得更早、更细、更主动。我们看到,围绕大项目有千头万绪,政府帮着化繁为简,促其顺利推进。培育新动能,怎么把上下游、左右邻的链接关系梳理明白,政府做了不少默默地支撑与服务。民营企业遇到不少“难”,政府做好沟通交流协调服务,帮着企业迎难而上,闯出新天地。一个经济大省,是企业成长发展支撑起来的,也是各级政府部门穿针引线帮衬出来的。服务里面有系统观念,统筹协调;服务里面也有主动作为,想在前、干在前。这就是“大块头”的成长之道。
总监制丨申勇 闫帅南 张勤监制丨王琰 岳群 刘若欠制片人丨刘颖 年加 朱音燃 王珏 杨晓波记者丨孙渊 山东台 枣庄台 荣成台编辑丨张昊 杨阳 郭文汐评论员丨杨禹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