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深圳12月19日电 题:撑起广东超三分之一外贸量,这个港口凭什么?
新华社记者唐诗凝、王丰
置身成千上万个集装箱堆叠而成的“集装箱森林”中,是怎样一种体验?压迫感十足?密集感爆棚?记者近日来到深圳盐田港,一个突出的感受是,厚重但通畅、密集而有序,壮阔中涌动着澎湃活力。
走进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长达数千米的岸线上,上万吨级的巨轮依次排开,数台自动化岸吊运转不停,闸口车流穿梭如织,一片繁忙景象……这个大鹏湾畔昔日闭塞落后的小渔村,已然成为世界级大港,能够容纳六艘长达400米的海上“巨无霸”同时靠泊。
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商务部副总经理庞凝跟记者分享了一组数字:作为全球最大单体集装箱码头之一,盐田港承担着广东省超三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量,每周近百条航线通达世界各地。
“今年以来,我们新增了18条航线,覆盖北美、南美、地中海、澳洲等区域。”庞凝介绍,盐田港是华南地区大部分航线离开中国的最后挂靠港。
近年来,盐田港等港区持续拓展国际中转集拼、整船换装等业务,加密全球航线布局,同步提升港口作业与通关效率。2022年深圳港全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3000万标箱大关,而今年,用时11个月就再次达到了这一里程碑。从这么一个侧面,可以看到我国外贸所蕴含的韧性与活力。
在盐田港,记者还注意到,此起彼伏的货轮汽笛声中,时常交织着火车的轰鸣——全长23公里的平盐铁路直接开进港区,使其与国家铁路网紧密相连,通达广大内陆货源地。
“今年新开通的‘渝深港图定班列’将重庆至深圳盐田港区和香港葵青港区的运输时间分别缩短至2天和3天,为内陆外贸企业提供了稳定和高效的绿色低碳出海通道。”庞凝说,截至目前,盐田港已开通17个内陆港、32条海铁联运线路,服务辐射中部、西南等经济区域。
远洋线“牵手”铁路线,意味着出海口“搬”到了内陆企业家门口,由此催生的外贸潜力正持续迸发。
把视野放宽,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大大小小的港口恰似一颗颗珍珠,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模式,显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蓬勃发展态势——以广州南沙港和深圳蛇口港、盐田港为枢纽港,珠三角内河港为支线港,不同海关之间实行信息互认,外贸集装箱可在企业当地办理报关、交还箱和通关查验手续,实现港口间的一体化运作。
前不久,一艘满载家用电器等货品的“惠湾016”轮从中山市神湾港鸣笛启航,全程只需“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即可在运抵深圳盐田港后换装远洋大船出口欧美市场。
“两港如一港”,“组合港”串出新动能——支线港得以共享枢纽港作为国际大港的资源,而港口“朋友圈”也为国际大港带来了更广阔的腹地。
“深圳港的265条国际航线资源与沿珠江内河码头的制造业货源形成了优势互补,有效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深圳市港务管理局港航处主任科员詹晓薇说。
记者从深圳海关获悉,“粤港澳大湾区组合港”项目启动四年来,已累计开通线路43条,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全覆盖,惠及企业超过5000家。“集装箱在码头平均堆存时间减少三分之二,每年可为企业节省约3亿元报关和用箱费用。”深圳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林浩宇说。
深圳市港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区域港口一体化协同发展,提升外贸进出口的韧性和便捷性,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