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三农”这个压舱石如何稳?来看一组数据

发布时间: 2025-01-04 21:41:00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刚刚过去的2024年,我国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仓廪丰实,新谷满囤;乡村和美,新风扑面。

  数字最有说服力。岁末年初,一个个统计数据新鲜出炉,我们撷取其中的几个,透过它们,一起感受过去一年“三农”的时代脉动,聆听乡村全面振兴的铿锵足音。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超过1.4万亿斤,单产提升功不可没。近年来,依靠扩大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的空间越来越有限。单产提升行动实践表明,瞄准单产这一关键变量,更多向科技要产能,粮食增产大有潜力可挖。

  当前,我国粮食产量处于历史高位,但国内粮食供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确保粮食稳定安全供给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稳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快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守护“舌尖安全”的底线要求,是从“吃得饱”升级到“吃得好”“吃得健康”的现实需要。

  更高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必须久久为功。一方面,坚持“严”字当头,盯好重点农产品,完善追溯管理、风险分级管理。另一方面,在“优”字上下功夫,推广绿色种植技术,鼓励标准化种植,扩大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规模。多措并举,守牢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一定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更安心。

  县域不只是承载着乡愁记忆的故乡,更是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广阔天地。以“千亿县”为代表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显著成效的生动写照。

  作为城乡融合的基础承载和关键节点,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有助于带动“就近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促进“人的现代化”。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会有越来越多的“千亿县”涌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为亿万人民群众带来美好生活。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培育高素质农民,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推动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加快转型,还能示范带动更多农户兴业增收,共同富裕。

  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要建立健全培育机制,完善培育体系和师资队伍,强化培育质量管控。同时,要以农民为本,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重点提升他们的技术技能水平,培优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素养,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去年,乡村旅游火热出圈,“奔县”“乡游”“村字头”IP吸粉无数。乡村游的火爆,除了得益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改善,还要归功于对乡土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利用。田园风光、传统村落、非遗民俗这些乡村特色资源与露营、康养、研学、民宿等新业态有机融合,消费新场景、新体验层出不穷,吸引大量城市居民打卡。

  “宝藏小城”“最美乡村”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心头好”,靠的是对乡村特色的深入挖掘和对资源禀赋的合理开发。立足地方特色和发展优势,充分挖掘乡村之美,探索差异化农文旅融合发展道路,优化服务供给,创新产品体验,乡村旅游定能不断展现蓬勃活力。

  近年来,农村寄递网络加快下沉,越来越多村民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快递服务。日益畅通的农村物流体系“微循环”,不断打通城乡经济循环,促进产需有效衔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由于各地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快递进村实现程度仍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要持续完善相关基础设施,鼓励支持快递企业将服务向下沉、向西走,同时积极推动先进技术应用,通过数据共享、信息互联互通,不断提升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信息化服务能力。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其乐农农工作室

(责编: 刘莉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