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玛纳斯县兰州湾镇王家庄村,刚刚收获完的8000吨土豆原种,被整整齐齐地码放到玛纳斯县兰州湾镇金土豆产供销专业合作社保鲜库内。这些土豆原种经过近半年的低温保存,等到明年春季即可上市销售。
“今年,我们合作社在玛纳斯县清水河乡繁育了2000亩土豆原种。按照一亩地原种种植十亩田计算,明年开春这些土豆原种可以满足全疆2万亩地的种植需求。”玛纳斯县兰州湾镇王家庄村党总支书记陈万虎说。
今年61岁的陈万虎被当地人称为“土豆大王”。2000年,他通过种植土豆及其他作物,成为王家庄村的第一个10万元户。2001年,陈万虎当选为王家庄村村委会主任。如何带领村民增加收入?陈万虎将目光瞄准到了土豆种植。他带领村民不断扩大土豆种植面积,试种早熟土豆,为种植户带来了可观收益。2007年,陈万虎领办成立了玛纳斯县兰州湾镇金土豆产供销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兰州湾”商标。当年,合作社种植土豆3500亩,收获土豆1万余吨。
10月12日,玛纳斯县兰州湾镇王家庄村党总支书记陈万虎在保鲜库察看土豆保存情况。邢振江 摄
种植面积扩大了,产品销路必须要有保证。为此,陈万虎带领村干部四处奔波,南北疆各地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合作社生产的土豆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并认可。
2009年,陈万虎在霍尔果斯口岸考察时,结识了一位从事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哈萨克斯坦客商。陈万虎盛情邀请这位客商到玛纳斯县考察。经过实地考察,最终敲定了4000吨土豆的出口订单。这也是玛纳斯地产土豆首次走出国门,而陈万虎也成了玛纳斯县将农产品卖到国外的第一人。此后,合作社生产的土豆又出口到了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
这些年,合作社在种植常规土豆品种基础上,先后引进黑薯、紫薯等具有保健功能的土豆品种,丰富产品种类,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
此前,玛纳斯县大面积种植土豆,需要从甘肃等地引进原种。2008年,陈万虎通过对接甘肃省农科院、石河子大学等科研院校,达成校企合作。合作社在地处玛纳斯县南部山区的清水河哈萨克族乡,建立了适宜本地种植的土豆原种繁育基地,一举解决了土豆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不仅满足了合作社种植需求,还能大量供应市场,增加了合作社收入。
土豆在秋收季节集中上市,价格往往不太理想。为此,2011年,陈万虎带领村干部积极引资金跑项目,先后争取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建设了大型保鲜库,可保鲜农产品超万吨,实现了土豆错季均衡上市,由此也获得了更高收益。
“过去,每到收获季节,品相好的土豆特别好卖,而个头小、有点破皮的土豆往往无人问津,最后就扔掉了,非常可惜。”陈万虎说。2018年,合作社成立了手工粉条厂,进一步延长了产业链,提高土豆产品附加值。今年,合作社又筹集资金600万多元,新建了智能化的土豆水晶粉生产线,将一颗土豆的价值最大化。
“今年种植的土豆价格不错,商品土豆每公斤销售价1.5元左右,除去成本一亩地纯收入1500元。”王家庄村土豆种植户张明发说,通过种植土豆,现在王家庄村村民基本上家家有了小汽车,在城里也购置了楼房。
如今,王家庄村已成为玛纳斯县有名的富裕村,加入金土豆产供销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已达135户,土豆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5000亩左右。2024年,王家庄村村民人均纯收入达35200元,村集体实现增收200多万元。
“我们还要不断延伸土豆产业链,做好深加工文章,继续拓展下游产品,比如薯片、薯条等,让‘泥土豆’成为‘金蛋蛋’,产生更高的价值,让村民的腰包更鼓。”陈万虎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