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领域反腐“纠建并举”,让重拳更精准
贵州省2名县级医院原院长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厦门市第二医院原院长杨伟群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进入9月,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仍在继续。
同时,相较于8月份部分学术会议宣布暂停或延期举办,在国家卫健委近日强调“规范开展的学术会议和正常医学活动是要大力支持、积极鼓励的”之后,医药行业的学术会议开始向正常轨道回归。
让医生放心工作,让患者安心就医,是本轮医药反腐想要达成的目标,通过精准有效开展医药反腐,进一步推动医药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朗的执业氛围。
8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官网刊发《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有关问答》,明确要求此次集中整治应当聚焦“关键少数”、关键岗位,要全面覆盖、纠建并举。对于按照国家规定,规范开展的学术会议和正常医学活动应当支持、鼓励;对无中生有、编造虚假学术会议名头,进行违法违规利益输送,或者违规将学术会议赞助费私分的不法行为要坚决进行整治。
此前召开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视频会议也强调,针对医药领域生产、供应、销售、使用、报销等重点环节和“关键少数”;坚持较真碰硬、宽严相济,深入开展医药行业全领域、全链条、全覆盖的系统治理。
这些“细节部署”无不表明,本轮医药反腐的锚定方向是“精准打击”,既要形成全国性集中整治医药腐败问题的高压态势,也要确保在常态化医疗条件下,医务人员能够专注于医疗诊疗工作和行业技术的创新研究。
广大医务人员是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新冠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期,无数医务工作者用汗水甚至生命,筑起了抵御病魔的钢铁城墙。开展医药领域反腐工作,不仅能够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还能推动行业重塑公平公正职业环境,让医务工作者更放心、安心地从事救死扶伤的神圣事业。
医疗领域腐败问题的存在根源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机械地把“医药腐败”和“医生腐败”划上等号。深入有效地开展医药领域反腐,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聚焦重点、精准发力,针对“关键少数”、关键岗位的腐败问题进行重点突破,谁有问题、哪里有问题,就直接检查哪里。
当前,医药领域腐败问题的纠治任务依然艰巨,要从根源上“刮骨疗毒”,既要确保医药腐败治理“不走过场”“不走偏”,同时还要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常态化整治来实现行业监管制度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抗脑癌的首个“量子疗法”找到
英国诺丁汉大学领导的一个多学科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新方法,可使用带电分子触发癌细胞自我毁灭,从而靶向并杀死难以治疗的脑瘤中的癌细胞。通过精确地调制量子生物电子隧道效应,这些巧妙的纳米颗粒奏响了一曲电子信号的“交响乐...[详细] -
国家卫健委等6部门联合制定《第二批罕见病目录》
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消息,为进一步加强我国罕见病管理,提高罕见病诊疗水平,维护罕见病患者健康权益,根据《罕见病目录制订工作程序》,国家卫健委等6部门联合制定《第二批罕见病目录》。[详细] -
长期护理保险2个试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据国家医保局官网消息,为加强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管理,保障参保人合法权益,国家医保局研究起草了《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管理办法(试行)》《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机构定点管理办法(试行)》,并于近日向社会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