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藏医药 > 轮换图

村医贡嘎扎西18年的行医路

发布时间:2018-12-25 11:31:00来源: 拉萨日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他扎根偏远乡村,悬壶济世,18年来,跋山涉水多少路?记不清;18年来,他为多少村民做过治疗、体检?记不清。但是,每一位患者,他都能清楚地记得患过什么病,如今身体状况如何。村里每家每户都有他的电话号码,他就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德庆乡顶嘎村村民们的“私人医生”——贡嘎扎西。

  机缘巧合成了大夫

  1999年家里来了几位村委会的工作人员,他们告诉贡嘎扎西:“如今,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正在大力推动基层医疗工作。德庆乡顶嘎村是个人口大村,考虑到农村医疗保障的欠缺,所以想从各村挑选村民培养一批乡村医疗队伍。你上过学,学起来会快一点,有没有兴趣当村医?”当时的贡嘎扎西没有考虑太多就答应了。

  在那之前,贡嘎扎西一直在跟着老师学画唐卡,没有什么理想,也没有什么明确的人生目标,看着大家都在学画唐卡,也就跟着学了。在决定学医的前一刻,他也抱着同样的心态。

  2000年,贡嘎扎西参加了当时拉萨卫校的“跨世纪乡村医生培训”。在此之前,村里没有正规的医务室和医生,村民只能到几公里外的县城就医,不仅交通不便,也会因为路途遥远耽误病情。直到贡嘎扎西学成归来,这些问题才迎刃而解。

  贡嘎扎西依然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看诊时的情景。“医务室里来了很多病人,我当时比较年轻,经验不丰富,紧张得恨不能拿着书看诊,但是看到村民们充满期望的眼神时,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不能让大家失望。”

  随着接触的病人越来越多,贡嘎扎西看诊手法也越来越娴熟,也越来越胸有成竹。那时候,村医务室只有他一个大夫,不但医疗设备有限,有时药物供给方面也很困难,很难满足病人的需要,一些常用的医疗用具都是贡嘎扎西自己出钱购买的。虽然条件艰苦,但贡嘎扎西从没想过放弃。

  舍小家顾大家

  18年来,贡嘎扎西的生活里只有出诊、学医。贡嘎扎西的父亲瘫痪在家,但由于他自己出诊繁忙,照顾父亲的责任一直压在妻子的肩上。

  但妻子从不抱怨,她对贡嘎扎西说:“医生是个治病救人的职业,村里需要你,家里一切有我。”妻子的支持让贡嘎扎西安下心来,但也让他内心十分愧疚。虽然愧对家人,但想到更多的村民需要他,贡嘎扎西就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医疗事业中,帮助更多的村民减轻病痛。

  “每一位患者都是我的朋友,也都是我的亲人。我学医为的是让他们都能健康快乐地工作和生活。”贡嘎扎西说。

  当记者问到:“选择这条路您后悔吗?如果当初不走这条路,您可能已经成为了一名唐卡画师,而且每个月收入不菲。”贡嘎扎西笑着说:“怎么可能会后悔?我看到了患者被病痛折磨的痛苦现状,也目睹了老一辈妙手回春的卓越成就。我觉得当医生很伟大,能帮到那么多的人,这也是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

  行医道路多艰险

  乡里每家每户都有贡嘎扎西的电话,他差不多每天都要出诊,即便凌晨出诊也是家常便饭。从一开始步行到骑马,再到现在的摩托车,出诊的路程短则十几分钟,长则一到两三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但贡嘎扎西从未放弃过。

  有一年夏天,邻村一位村民患病,几名群众心急如焚地找到了贡嘎扎西,听过病情介绍后,贡嘎扎西冒着雷雨,急匆匆地骑着马上路了。

  途中在过桥时,雷声惊到了马,贡嘎扎西和马一起掉进了河里,好在最终有惊无险,经过几番挣扎后他上了岸。顾不上落水擦伤和浑身湿透的衣服,他又急匆匆上马,一刻也不停地奔赴患者家中。这样的事情经历了太多次,贡嘎扎西已经习以为常。

  随着近年来政府对农村医院的大力投入,村里建成了卫生室,医药物资从开始的50多种增加到现在的200多种,医疗设备也大大增加。不仅如此,政府还下派了医疗人才。如今两位年轻的医生,与贡嘎扎西一同工作。

  “这些年的变化实在太大了,我亲眼见证了近20年来村里医疗条件的巨大改善,以后只要村民需要,我还能走得动,我就会一直坚持为他们看病,这是我的责任。”贡嘎扎西坚定地说道。

  采访结束时,记者问贡嘎扎西最深的感触是什么,他的回答很简单也很亲切:“当看到那些朴实的村民身体康复的时候,就是我最欣慰的时刻,我离不开我热爱的那片土地,生活在那里的乡亲们更离不开我”。

  这是一个普通乡村医生的行医之道,他把这条路铺在了尘土飞扬的农村,却闪烁着人生最靓丽、最鲜艳的光环。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