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中央连续举办中医科学大会记略
2017年11月27日,在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战书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贺词充分肯定并高度评价了农工党过去五年的工作,这其中包括成功举办中医科学大会。
中医科学大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肯定与认可,给予农工党继续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2017年12月6日,全会闭幕后的第5天,作为农工党十六大换届后的首次重要活动,第四届中医科学大会在福建平潭如期召开,反响热烈。
中医药农工情
时钟转到2014年11月23日,寒风与枯枝,预示着北京冬天的开始。首届中医科学大会现场座无虚席,暖流涌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的一席话,正引发全场阵阵掌声———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特别强调对中医药学的尊重,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对自己历史的尊重,尊重的前提是要科学地认识它。”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瑰宝和独具优势的卫生资源,为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作为以医药卫生为主界别之一的参政党,在科学推动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这条道路上,农工党从未缺席,彭泽民、季方、陈竺……一代代农工党领导人,多次对中医药创新发展奔走呼吁,建言献策。
中医药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科学大会应运而生,或许就是最好的注解。志合者,不以山水为远。这场由农工党中央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主办的专题会议,旨在搭建一个由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学术推动、舆论传播的共同平台,引导社会科学认识中医药,科学推动中医药事业继承和发展,为实现“健康中国”助力“中国梦”发挥积极作用。
农工党中央副主席龚建明表示,为了更好宣传中医科学理念,科学认识中医药,促进中医药传承和创新,并将其打造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性的中医主题盛会。
如今,大会已举办四届,宗旨是“科学认识中医药,促进中医药传承和创新”。在此基础上,每届会议都选取不同的主题,如:第一届“中医药———国家战略资源”、第二届“国粹中医·健康中国”、第三届“弘扬青蒿素精神传承创新中医药共促人类健康”、第四届“中医科学与“一带一路”建设”。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民主党派社会服务工作的基本遵循。“在中医科学大会的选题过程中,我们也坚持了这一原则。”农工党中央社会服务部副部长张庆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每年确定的大会选题都紧扣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宏观战略政策,并结合中医药发展现状趋势和大众关注热点。自创办以来,大会规模逐渐扩大,已经成为我国中医药界乃至世界中医药界的顶级学术会议。
智慧碰撞的学术盛宴
2015年12月7日,年度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表了题为《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的演讲。演讲最后,屠呦呦对中医药做了这样的注解———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
一年后,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在广东罗浮山召开。1600多年前,中国古代伟大医药学家葛洪就是在这里写下《肘后备急方》,该书启迪了屠呦呦先生的灵感,随后发明了抗疟药物青蒿素提取办法。
颇具新意的大会地点,契合热点的大会主题——“弘扬青蒿素精神传承创新中医药共促人类健康”,再加上屠呦呦团队代表廖福龙教授受邀出席,让第三届中医科学大会更加引人关注。
“实际上,每一届中医科学大会都是一次智慧碰撞的学术盛宴。”农工党党员韩春勇连续参加了四届大会,他评价,“每届大会都内容丰富,亮点纷呈。”
大会国际化氛围浓厚,规格高,层次高,“大咖”云集,独具特色———
翻开中医科学大会的嘉宾名单一探究竟:阿龙·切哈诺沃、克雷格·梅洛、马丁·查尔菲、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布鲁斯·博伊特勒、陈可冀、陈凯先、陈国强,张伯礼、陈香美、程京、吴以岭、石学敏、张大宁、刘嘉湘、杨春波、周岱翰……多位国外诺贝尔奖获得者、世界顶级科学家、两院院士、中医药领域知名专家齐聚,可谓“星光璀璨”。
台上,主旨演讲、主题报告和专题发言深入浅出,引人深思,充分展现了中医药所蕴含的伟大智慧,以及为“健康中国”建设和人类健康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台下,与会嘉宾代表认真聆听,反响热烈。
大会是沟通交流的纽带和观点碰撞的平台,参会者分享经验、互相启发——
第三届大会特别设立的诺贝尔讲堂引起强烈反响。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大家分享科研成果,为中西医融合发展搭建了桥梁。第四届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陈冯富珍女士首次用全中文发表演讲,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中医药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特邀参会嘉宾、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布鲁斯·博伊特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期待大会未来能在美国举行,促进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更好地融合。”
破解困局勇担重任
中医药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惠及东方、影响世界,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我国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出台多份文件,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国家推进“一带一路”领导小组又通过《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如今,中医药已初步形成了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的新格局,不但受到百姓欢迎,走向世界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不过,不可否认,由于历史背景、文化底蕴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仍存在个别人对中医药的误解和偏见,中医药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中医药具有科学和文化双重属性,如何用现代语言更好阐明中医药的科学内涵,让中医药肩负起“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的历史使命?与会知名专家学者分享观点,共议良方。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连续4年参会。他认为,要不断扩大科技融通,建立健全中医药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机制,建设一批集聚国内国外创新要素的协同创新平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中医药传统研究方法,产出一批重大的具有原创性的产品、技术和服务。
陈冯富珍在会上强调,要突破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壁垒,促进二者更好融合,服务人类健康伟大事业的美好愿景。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表示,作为中医药研究人员,要在坚持弘扬中医药传统优势和特色的前提下,深刻认识运用现代科技促进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中医药是中国形象的一张名片。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要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深化人文交流中的作用,将中医药传承创新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为有条件的中医药机构“走出去”搭建平台。
可以说,近年来中医药的科学性在业内外得到极大认可,推动了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科学大会的持续召开为此发挥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接下来,大会将进一步深化与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并加强与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中医药产业发展迅速的优势地区合作,共同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在第四届中医科学大会筹备和召开期间,福建中医药大学的老师和专家们主动承担了演讲嘉宾的一对一服务,为大会顺利召开提供了智力支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四届中医科学大会与第十三届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交流论坛同期召开,大会规模空前,达700多人。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单位和机构加入,不断扩大中医科学大会的规模和影响,动员更多社会力量来宣传中医药科学理念。”张庆伟说。
中共十九大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高度关怀和对中医药传承发展的高度期待。
在第四届中医科学大会上,陈竺在《利用精准医学理念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发展》报告中,强调利用精准医学理念,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比较了中医理论优势和西医的思辨,列举了青蒿素、砷剂协同靶向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小檗碱、黄芪汤等中西医结合的典型案例,说明了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融合发展是生命科学领域,保障人类健康的正确之路。
振兴中医药,是时代命题。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农工党中央将进一步发挥界别优势,联合海内外医药同仁,一起努力把中医科学大会打造成一个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交流平台,为促进中医药与现代医学融汇发展,为共同推动“健康中国”和“一带一路”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出积极贡献。
- 山东为26.7万户困难家庭发放取暖补贴1.16亿元
- 山东高中春季学期起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
- 暖年!本周山东仍有两场小雪,气温回升,济南都13℃了
- 中国蜱媒病原体"地图"制成 包含33种新发蜱媒病
- 易炼红:不断提高以文辅政的能力水平 在服务沈阳振兴发展中彰显新作为
- 春节加班工资咋算?除夕翻番初一至初三3倍工资
- 沈阳市政府党组班子召开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
- 【图说年文化】腊月二十七 家家户户宰鸡赶大集
- 树立担当作为鲜明导向 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动力
- 沈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
- 天津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办法
- 京哈高速秦皇岛段事故路面清障工作己完成
- 沈阳市政协党组班子召开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
- 【朔辰时评】示范区主攻方向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 省政协领导走访慰问省级老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