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医院传承中医药发展:海外推广传播 国内设站普及
图为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敦煌壁画文化展区。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供图
“为推广中医药,医院在吉尔吉斯斯坦建立了岐黄中医中心,在当地开展中医诊疗和中医培训。近年接收乌克兰、俄罗斯、法国医护人员或中医爱好者来医院研修的人数不断增加,同时还为慕名而来的外籍患者提供传统中医诊疗服务。”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张晓刚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介绍说。
甘肃是中医药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被中医药界称为“岐黄故里”。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黄帝内经》作者岐伯与黄帝曾在今天甘肃庆阳论医,尤其敦煌医学和武威汉简都是全国唯一的。
作为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该院前身是1978年建立的甘肃中医学院畅家巷门诊部。1991年建院,发展到现在是一所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主要承担甘肃中医药大学的临床教学任务,同时为民众提供中医诊疗服务,并开展中医药相关科学研究。
图为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省道地药材展区。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供图
张晓刚介绍说,医院目前设有40个临床科室,6个医技科室。医院多个中医药专科优势明显,以针灸、骨伤为代表的中医药特色治疗,心血管、脾胃病及儿科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已形成明显专业优势,“尤其针灸医生是在全院各个科室开展治疗,因为针灸可以缓解术后疼痛等,此举可加大中医药治疗使用率,降低输液率”。
“现代和传统完美结合,遵循损伤小,花钱少的原则,因病施治,把每一种学科用到最好。”张晓刚说,为传承中医文化和中医思想,医院建成9个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汇集武权生、张志明等40余位名老中医成立了甘肃省名中医工作站,接诊带教,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诊治思路,中医药特色得到充分发挥,医院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医院还依托甘肃中医药大学有多名教授的优势,研发出62种特色院内制剂,“现在这些制剂都拿到了国家药监部门的市场准入证,获得了患者的认可。”张晓刚表示。
此外,该院还开展中医骨伤非手术疗法、中药疗法、针灸、推拿、蜡疗、理疗、熏蒸、刮痧、拔罐等独具中医特色的非药物疗法,以及每年开展“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疗法。
近年来,医院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的“仁”“和”“精”“诚”理念,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建立了一套包括院训、宗旨、发展战略、院歌等为内容的体现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
同时,医院在医院门诊楼前广场,竖立起一座皇甫谧、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的双面雕塑,在门诊二楼布置设立甘肃省中医药道地药材展区和中药炮制文化走廊、花园开辟百草园,种植草药并介绍中草药品种和功效等,处处彰显中医药文化魅力。
张晓刚说,现在,医院还建了自媒体,通过自媒体传播中医药文化、健康文化,“除了传播中医药文化外,还教给民众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
谈到下一步的发展,张晓刚说,医院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所以该院将通过引进、培养、树立等方式,推进人才建设。同时提高医院的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设,做好“大门诊”,“这包括荟萃名医、丰富门诊诊疗范围,打造专病专科治疗,将医院做成精品中医医院”。
-
今年西藏拉萨市养老保险个体参保缴费标准调整为6个档次
4月3日,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今年起,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城镇个体工商户等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已调整为6个档次,分别为最低档(60%)、一档(80%)、二档(100%)、三档(150%)、四档(200%)和五档(300%)。[详细] -
“互联网+医疗健康”带给群众真正的实惠
作为拉萨市民,我们欣喜地听到一个好消息。为了方便患者就医,进一步减少排队等候时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藏医院、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4家医院从4月1日起开通网上预约和电话预约挂号通道。[详细] -
中藏医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助力中藏医交流发展
藏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医疗体系,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四部医典》是其体系和理论基础,其中记载了18种经典的传统疗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