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两岸看西藏】西藏林芝市新扎村:医门药香绽芬芳 更待来日富路宽
西藏林芝市朗县拉多乡新扎村地处喜马拉雅山北麓,雅鲁藏布江北岸,距离县城朗县23公里,临近560国道,距离乡政府驻地29公里,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
“我们村是搬迁过来的一个村,因为老扎村受地质灾害和水源地枯竭等影响,就搬到现在这个地方了。当时全村39户106人都搬过来了,目前村里有38户127人,其中党员24人。搬迁前老百姓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挖虫草和种地,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收入,也没有人外出打工。”新扎村党支部书记、苏卡药香制作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拉巴次仁说。
突破瓶颈寻新路
由于没有产业支撑,加之虫草和畜牧业资源有限,搬迁后,全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并没得到有效改善,群众增收难、困难群众多的现实问题越发突出。贫困家庭的生存以及带动村民增收脱贫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拉多乡是藏医南派始祖苏卡 娘尼多杰出生地,古老的藏医南派文化底蕴深厚。药香传承人阿旺登增是一名村医,他不仅深得南派藏医治疗和药理传承,还在拉萨学了7年藏医药和制作药香的技术。他制作了药香配方,并将配方奉献给了村子,用于药香生产。这是一个开始。
“我们村‘两委’在农业银行里贷款了20万,县政府也提供了前期筹措资金23.2万元。我拿着这些钱采购了一些简易的设备,我们的拉多苏卡药香厂在2014年11月就正式成立了,我自己担任厂长。”拉巴次仁笑着说。
据介绍,2013至2014年期间,扎村一些村民采集当地一批原材料,并从市场采购了少量原材料,做出香粉、塔香(手捏)等产品。2014年7月,扎村在朗县物资交流会上首次展出了这些产品,得到了朗县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
走进药香合作社,一股浓郁的药香扑鼻而来。据拉巴次仁介绍,合作社主要生产药香粉、香包、塔香、线香、盘香等产品。所生产的苏卡药香是以藏红花等珍贵藏医药材和多种纯天然香药为配方制作而成。经专家检测,认为苏卡药香有除垢杀菌、清洁空气、安神的作用,也有消费者反映,苏卡药香改善了睡眠,又来购买。
新扎村党支部书记、苏卡药香制作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拉巴次仁。扎巴旺青 摄
合作社有生产间、晾晒间、原料间以及库房等。生产间里有一台价值近6万元的全自动塔香机,人工(手捏)做塔香每人以最快的速度一天能做1000个,但塔香机一小时能做5000个,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除此之外,这台机器还能制作盘香。因盘香不易成形且易断,在不加任何化学成分的条件下,他们试了两年直到去年年底才取得成功。
“药香厂都是简单的体力劳动,村里的老人和身有残疾的村民都可以来这里工作。”拉巴次仁对记者说。全村9户2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其他群众轮流到厂里上班,残疾人、贫困户要是有时间可以每天去工作。之前村民工资是每天50元 ,2016年到2018年年底涨到了 80元,目前每人每天可以挣到100元,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由于该厂属于村集体经济,村民除了领取工资外,还参与利润分红,按药香每年利润的40%给他们分红,低保户、贫困户的分红必须要占80%。
药香合作社成立之初,产品销路一般,后来销售额持续上升。这得益于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和宣传,也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购物、网上交易平台逐步融入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药香厂瞄准“电商”发展这一有利时机,注册成立了淘宝店铺“西藏林芝朗县拉多苏卡药香”,同时还在中国邮政天上西藏网站进行销售,打开了网上销售途径,主要销售苏卡药香系列产品。据悉,苏卡药香网上销量占年总销量的60%-70%。2016年全年销售额达到60余万元,利润20余万元;2017年年底,实现销售总额64万元,纯利润21.5万元;2018年药香收入是84万多,利润达到26万。今年上半年,销售额达20余万元,预计年底销售额能达到100万元。苏卡药香厂改变了新扎村单纯依靠种植业的收入模式,拓宽了群众致富门路,同时也为“后进村”逐渐转变成为“致富村”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游客正在看拉多苏卡药香。扎巴旺青 摄
“党建+产业”聚人心
随着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党建+产业”的村级集体经济新模式初步形成。“药香合作社是我们村集体的合作社,收入全部都是集体的。平时我们分红,收购药材以及对外合作等各方面的事宜都得经过村‘两委’”的‘四议两公开’之后再做出决定。在管理方面,我们村‘两委’领导班子成员当法人,还有厂长、副厂长、经理、副经理、会计及两名监督人员。目前,以‘双联户’”为单位,通过联户单位内的群众参与药香的制作生产,实现报酬,全村4个联户单位有劳动力的群众轮流参与记工取酬。”拉巴次仁笑着说。
在村党支部带领下,2017年成立了山羊养殖场,2018年集体种植藏药材。拉巴次仁告诉记者,去年开始他们以每亩600元的价格租了老扎村的闲置土地试种黄精、红景天等9种藏药材。今年援藏省份也投入了一部分钱,还帮助他们修建水渠等基础设施。“所以我们计划大规模种植。之前准备种植药材1000亩,后来因为资金等原因最后决定种植300亩。种植药材既可以降低药香的成本,也可以直接销售这些藏药材来增加收入。”拉巴次仁说。
“村里现在有了集体收入,平时组织各种活动也不像以前那样一直依赖政府补贴,我们自己也能开会决定拿出一部分钱来,今年年底我们打算给村里的5户贫困户2万元。在县委、县政府以及乡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苏卡药香厂通过发放工人资金、利润分红以及代销虫草、药材等方式,去年带动新扎村每户增收10400元,每人增收3000多元。不仅带动了本村的贫困户,也带动了周边村里的7户贫困户,共有141人。”拉巴次仁自豪地说。
谈到下一步的打算,拉巴次仁说:“去年朗县扶贫办投入150万帮我们新建了厂房,目前我们是以机器制香为主,今后还是会将手工制香和机器制香同步发展,很多客户更喜欢购买手工制作的药香。自治区也派了一个大学生帮助村‘两委’对外宣传、经营网店、组织活动,在合作社做好、做大、做强方面帮了很多忙。”拉多乡党委书记书记蒋云海表示,目前新扎村正在对接藏药材种植,援藏省份今年投入了800万改善老扎村饮水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此外,乡里也会请一些基础管理人员提供药材种植的技术培训和指导。(记者 朱楠 德吉卓嘎 扎巴旺青 董秀丽 韩海兰 拉旺次培 扎西白吉)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北京市卫健委慰问第五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员暨“以院包科”签约对接座谈会举行
10月16日上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工会主席李彦梅带队的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医管中心及北京相关市属医院一行在西藏拉萨市人民医院举行第五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员慰问暨“以院包科”签约对接座谈会,北京...[详细] -
“我们村有藏医诊所啦!”
“我们村有藏医诊所啦,以后看病不用出远门了……”西藏那曲市尼玛县尼玛镇曲巴村村民高兴地说。曲巴村,位于羌塘草原腹地,平均海拔4700米,空气稀薄,气压低且寒冷,属于典型的高寒缺氧地区,条件异常艰苦。[详细] -
高原巡诊路 路长情更长
国庆前夕,陆军第九五六医院协调多家单位,组成了一支医疗队,对西藏林芝市的边远村落进行送健康、送文化等活动,用实际行动爱民、助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