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塘县:“小康巴汉子”的温暖治疗故事
中国西藏网讯 “回家啰,又可以见到老师和同学们了,还可以蹦蹦跳跳啦!”2019年11月15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先心病手术后治愈出院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君坝九年一贯制学校三年级小学生格勒扎巴,高兴地随家人从成都返回家乡。
今年8岁的格勒扎巴,出生在四川康巴高原理塘县君坝乡仁坝村,可“小康巴汉子”自幼就体弱多病,在被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以后,父亲泽甲、母亲泽仁拥忠便带着他四处求医。尽管小扎巴的室间隔缺损理论上在他三岁以前都有自行“愈合”的可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扎巴每次感冒,咳嗽喘憋症状越来越严重,心脏里面的小“窟窿”并没有愈合的迹象,眼前唯一的方法就剩下手术这一条路可走。
经过多次就诊,小扎巴的父母从医院得知,由于病变位置的特殊性,小扎巴并不适合室间隔缺损封堵手术这种微创手术方式,只能通过传统的正中开胸手术方式治疗。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手术风险大不大?手术创伤大不大?会不会留下很重的疤痕?家里的条件能否承担医药费?术后小扎巴能否配合恢复……多年的就诊经历,使得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在面临心脏手术时再次蒙上了一层阴影。
2019年10月9日,由理塘县委、县政府发起,交通银行、广东省珠海市、全国慈善总会、四川省慈善总会、华西第二医院的大力支持下联合开展的“贫困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义诊活动在“天空之城”理塘各学校举行,交通银行拿出100万元作为“呵护童心”慈善救助项目。此次活动共筛查全县8所学校,共计10000余名学生,已初步筛出72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图为格勒扎巴在治疗中
此次筛查过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患者,由理塘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进行免费治疗和救助,这给正在面临治疗困难的小扎巴和父母带来了喜讯。10月15日,第一批11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到成都华西第二医院接受治疗和救助,因小扎巴并不适合室间隔缺损封堵手术这种微创手术方式,只能转院到外科医院通过开胸手术方式治疗。
考虑到患儿和家属不懂汉语,语言沟通不便,理塘县大群团办专门安排了工作人员“一条龙”式服务,与各大医院积极对接开通“绿色通道”,使患儿及家属在最短的时间内住院治疗,并为患儿及家属提供藏汉翻译交流、心理疏导、生活照料等全程服务。
通过理塘县大群团办和华西二院的共同努力下,小扎巴和4个需要开胸手术的先心病患儿一起转院到西部战区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大群团工作组慕名找到西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张近宝。张医师严谨评估后,向小扎巴的家人耐心地讲解了治疗计划,彻底打消了他们的顾虑,同意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在麻醉科冉茂荣医师的麻醉护航下,超声教研室邓旦主任医师的全程支持下顺利进行。拥有多年婴幼儿体外循环经验的邬晓臣医师与张近宝医师配合默契,手术圆满结束。
图为治愈后的格勒扎巴(中)
在理塘县大群团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术后不到一周,小扎巴就顺利通过复查,出院回家了。看到小扎巴的脸上再次绽放出可爱的笑容,想到以后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奔跑、玩耍、健康成长,每一位治疗参与者,心中都充满了欣慰与自豪。
据了解,理塘县35名先心病儿童在华西二院、西部战区总医院、华西医院以“零负担”治疗,获得了最优质的诊疗服务,重获健康,开始新生活,剩余37名儿童将继续得到治疗。(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叶强平 泽仁四郎)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八部门联合发文管控青少年的“第一支烟”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具有极强的成瘾性,一旦吸烟成瘾,很难戒断。青少年吸烟会对多个系统特别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严重危害。[详细] -
江苏南京援藏医生孙丰:让“真情援藏”永远延续
“援藏苦不苦?说不苦是假的。但要问后不后悔,去过的人没有一个会说后悔。”作为较早去援藏的医护人员,江苏南京脑科医院医务处副主任孙丰在“南京援藏医生群”中为新出征的医生们答疑解惑时,总习惯于说这样的一句话。[详细] -
西藏那曲市卫健委完成对那曲市人民医院组团式医疗援藏考核工作
11月6日至11月8日,西藏那曲市卫健委组织检查组对那曲市人民医院组团式医疗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估考核。考核显示,辽宁援藏医师在3个月的工作时间里,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着力提升医院业务能力,取得了明显成效。[详细]